最新网址:xs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evosRespblk;英语:RepblcofL),简称立陶宛(立陶宛语:Levos;英语:L),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全国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首都为维尔纽斯。截至2022年6月,立陶宛总人口279.5万。
公元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维尔纽斯和立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临时首都。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同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此时恰逢欧元诞生15年纪念日。
2021年,立陶宛国内生产总值554亿欧元,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交通物流、生物技术、激光技术为立陶宛的优势产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立陶宛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总理
外文名:立陶宛语:LevosRespblk;英语:RepblcofL
人口数量:279.5万(截至2022年6月)
简称:立陶宛
人口密度:43.4人/平方公里(2020年)
所属洲:欧洲
主要民族:立陶宛族,波兰族等
首都:维尔纽斯
主要宗教:天主教
主要城市:考纳斯,克莱佩达
国土面积:65300平方公里
国庆日:1918年2月16日
水域率:1.35%
国歌:《国歌(立陶宛)》
DP总计:554亿欧元(2021年)
国家代码:L
人均DP:19759.5欧元(2021年)
官方语言:立陶宛语
国际电话区号: 370
货币:立特
国际域名缩写:.l
时区:C 2(夏时制:C 3)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通货膨胀率:8.5%(2008年)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末次冰期后(约公元前10万年前)立陶宛一带出现了昆达文化(英语:Kdclre)、尼曼文化(英语:eclre)与纳尔瓦文化等中石器-新石器时代文化,居民以游猎维生,尚未形成定居点。公元前8000年左右因气候变暖,当地森林渐茂,人群也渐趋定居生活,但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当地才有农业出现,并开始有手工艺制作与贸易,印欧人(英语:do-Eroperos)也约于此时期来到立陶宛,和当地人混血产生了多支波罗的人部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