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万历明君> 第175章 足蹑华峰,目观沧海(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5章 足蹑华峰,目观沧海(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个说法,是他在汉人百姓那里听来的,至于对不对,他以后定然要亲自核实。

  老驿卒砸吧砸吧嘴,并未反驳,只是带着希冀说道:“戚帅比李将军名声好些,或许能稍微管束一下,给普通商贩喝点汤,也好让咱们这一带沾些光,繁荣下商业。”

  或许是说到不开心的话题,老驿卒摇头晃脑地结束了跟夷人的闲聊。

  努尔哈赤则是回忆着方才老驿卒的话,沉思起来。

  照这个说法,这可不像是只开一座互市这么简单——甚至连连驿站都已经提前开过去了。

  往后通船、招揽汉夷杂居、商贸、市易常开,未免有些太多花样了。

  难道是要复建大宁都司?

  努尔哈赤想到这里,神色不由有些难看,要真是复建了大宁都司,是驻军,还是跟以前一样分封藩王?届时他们女真人又该怎么办?

  怀着警惕的心思,努尔哈赤接下来观察打听得更为仔细。

  尤其是进入蓟州的范围之后。

  努尔哈赤比之在辽东时,稍微不那么谨慎,而是更加主动地跟汉人的百姓搭话,观察偶尔路过驿站的兵丁,以及四处打听总理戚继光其人。

  这一打听,反而吓了努尔哈赤一跳。

  首先是戚继光其人。

  此人的名声比李成梁好上太多,一路上竟然没遇到一个汉人抱怨辱骂这人,甚至听说汉人的皇帝也十分信任这人。

  除此之外,边军的面容,也比辽东的兵丁好不少。

  甚至他还看到一次,南兵过境,安静无声,遇到庄稼竟然绕着走的场景。

  以及。

  或许是靠近京城,惧怕御史的缘故,汉人百姓们奇形怪状的杂税少了很多。

  虽然还是极多面黄肌瘦的百姓,但比辽东却好了很多。

  边防就更无言以对了。

  自从春夏之交时,戚继光将董狐狸击杀,朵颜卫便自甘堕落充当汉人的屏障。

  如今夏天过去,已经入秋了,正是马肥的时候,蒙古人竟然没有叩关劫掠。

  如此种种,一时竟让努尔哈赤有了一种无懈可击的感觉。

  就像入秋的天气一样,他的心情,也染上了一丝凉气。

  一路观察,时间便来到了八月。

  随着队伍前行,出了蓟州,便是通州了。

  这里离京城已经很近了。

  正因为近,努尔哈赤感受到了有别于草原,从未见过的繁华。

  同时也学会了好多以前没听过的成语。

  鳞次栉比。

  车水马龙。

  安居乐业。

  原来,只是边塞的百姓苦,越靠近京城的地方,越是繁华。

  尤其是,在通州三河驿,努尔哈赤看到了他毕生难忘的一幕。

  他颤颤巍巍地指着那艘停靠在码头的大船,看着船上戴着面纱,婀娜多姿的莺莺燕燕。

  愕然失声:“这就是汉人皇帝娶妻?一次几百个美人?”

  努尔哈赤太过惊讶,以至于本是自言自语,不小心叫出了声。

  旁边的朝鲜人见他是个女真人,嗤笑一声,用蒙古语流畅接道:“没见过世面,这船上不过是一省之地的女子。”

  “好教你知道,此次进京的女子,在五千之数!”

  努尔哈赤目瞪口呆:“五千!?”

  而后喃喃自语:“大男人……大男人……”

  那朝鲜人见努尔哈赤这反应,心中不由为宗主国的强盛暗爽。

  他有意显摆蒙语,当即便来了谈兴:“好教你这蛮子晓得,这就是天朝上邦,好好见见世面。”

  努尔哈赤终于回过神来,反应过来自己被奚落。

  少年心性,只得勉强给自己找着颜面,梗着脖子回击道:“只是充数而已,汉人皇帝妻子娶得再多,一辈子也还是被额娘管着,做不得家里真男人。”

  “等我成年,额娘也能一起管教!”

  那朝鲜人见蛮子不服气,也起了胜负心:“你这蛮子懂什么,咱们陛下当初甫一登基,便带着锦衣卫夤夜入宫请求嫡母太后监国,彼时一样能强令陈太后低下头把持社稷,口含天宪。”

  这话一出口,他哪怕是用蒙语说的,也不由小心打量了一下四周。

  见没人注意才得意地拿下巴点了点旁边的蛮子。

  可惜,却看到这蛮子一脸懵然,半点没理会到意思的样子。

  那朝鲜人不由摇了摇头,兴致缺缺地啧了一声,转身离开。

  只留下直勾勾盯着船上秀女的努尔哈赤。

  本是打算在三河驿离队的努尔哈赤,愣是盯着看了小半个时辰,等秀女们悉数下船,他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

  娶妻五千,恐怖如斯。

  也不知道能不能忙过来。

  自己要是有朝一日能做上女真之主,定然也要将汉人的好习俗学过来。

  他摸了摸脖子,停下了胡思乱想,将目光放到眼下的处境上来。

  既然到了通州,那就差不多该脱离队伍了。

  他并不打算进京——汉人的京城审查起来很严格,连汉人入京都要重重审查,更别说他这个用假身份的女真人了。

  所以,为了防止露馅,他决定在通州离队,独自从密云经延庆、宣大出关,重新回到草原。

  届时,他便再也不必担心被抓进宫做太监了。

  入夜时分。

  努尔哈赤便换上了一身商贩行头,以及提前准备好的西海女真身份——建州女真还是不用为好,半道上他就听说,李成梁出兵建州,不过八日,就攻入了古勒寨,杀了好多人。

  若不是西海女真的万汗已经做出过恭顺姿态,此次恐怕就要屠寨了。

  唯一可惜的是,他外祖父给跑掉了。

  努尔哈赤将身上的衣服裹了裹,悄然从驿站离开。

  八月就已经秋高了。

  天气渐渐寒冷。

  努尔哈赤路上还顺道抢劫了几个农户——按照他的经验,农户跟奴隶差不多,抢劫了也大概率不会出动官老爷被追捕。

  当然,事实也如他所料。

  他一路从通州抢起,穿行密云、延庆,打家劫舍,一直到了宣府,全程都顺利无比,没有遭遇任何波折。

  路上甚至还跟白莲教的人搭了伴,抢了一波富户的马车。

  可惜,或许是勾搭上了白莲教的缘故,终于惹来官兵追捕。

  努尔哈赤也是见好就收,准备从宣大出关。

  十月初一,天气已经有了冬意。

  深夜时分,天空逐渐飘起了小雪。

  努尔哈赤将守军所提供,用来遮掩身份的汉人衣服、头巾脱下,换上原本了属于自己的胡服。

  而后将汉人衣服中,被守军搜刮得所剩无几的财物、以及一本《白莲晨朝忏仪》取出,收入囊中。

  努尔哈赤最后回望了一眼身后的长城。

  凝视好半晌后,转身朝板升的方向走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