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14章 贤才齐聚,拥韩馥制袁绍(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14章 贤才齐聚,拥韩馥制袁绍(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对于鲁肃的祖母而言,没有任何事比让鲁肃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更重要。

  鲁肃不治家事老夫人忍了,谁让家中就这一个男丁呢。

  这整日里读书学武、拉起一帮乡邻少年演练排兵布阵,老夫人也忍了,毕竟这乱世之中学武能自保。

  结果鲁肃跑一趟阳都城回来,就喊着要去青州,这老夫人就不能忍了啊。

  这是要将鲁家在东城的世代基业全都抛弃吗?

  “阿肃,你祖父和你父亲守这基业不易,你就别折腾了,好好娶妻生几个儿子,也能传承家业。”

  “这邻县有一步氏,其女甚贤。”

  老夫人苦口婆心的,想要打消鲁肃抛弃基业去青州的念头。

  但鲁肃却不这么想。

  如今这家中的亲人就祖母一个,这走哪里都能带上。

  可若是娶妻生子,想要离开这东城就比较麻烦了。

  “祖母,大丈夫之志,当求功名在身,岂能在这东城小县碌碌无闻?”

  “青州刺史玄德公,仁德章武,世之贤士,又在临淄城增设了一官学,以北海康成公为文学,招收未及冠的少年俊杰。”

  “而成功入学的学子,不仅每年会有六百石钱粮补助,学成之后还能直接出任县长或县令。”

  “孙儿自幼习文练武,怎么也当得起少年俊杰四个字!”

  “少年壮志,当拓功名。若不去青州参加考核,岂不遗憾?”

  鲁肃豪言而道。

  老妇人本想再次反驳,忽然听到了“康成公”三个字,连忙问道:“阿肃,伱说的可是真的?北海康成公担任的文学?”

  鲁肃点头:“自然是真的!若非如此,孙儿又岂会前往?”

  北海郑玄之名,那可是天下闻名。

  不知多少士子挤破头都想拜入郑玄门下。

  如今只要未及冠的士子能通过官学的考核就能成为郑玄的门人,这样的机会谁又不眼馋?

  “去,自然得去!”老夫人一改方才的态度,语气变得激动:“康成公乃天下贤士,有大德之人!阿肃若能拜入康成公门下,定然能光耀门楣,再现东城鲁氏祖上荣光。”

  老夫人的反应反而让鲁肃有些不自信了:“祖母,真能去?”

  “当然要去!”老夫人肯定地道:“娶妻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拜入康成公门下的机会可不多。赶紧准备几车礼物,不要显得鲁家小器了。你还愣着作甚?男儿大丈夫,岂能踌躇不决?”

  见老夫人比自己还急,鲁肃一时之间有些呆愣:“哦,好。”

  刘备的名声在徐州越来越响亮,如鲁肃这般未及冠的少年,争先恐后的欲往临淄城。

  倘若一步成功,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

  另一边,经过几日的策马疾行,刘备和郑平返回了临淄城。

  治中刘惠接住,将刘备离开这段时间一些重要的政务决策汇报给刘备和郑平。

  刘惠不愧是冀州名仕、又担任过冀州治中的才俊,这诸曹文书管理得井井有条,汇报给刘备和郑平的政务也是简单明了。

  “子惠辛苦了。”刘备看着刘惠有些疲倦的面容,颇有不忍。

  自刘备和郑平南下后,青州各郡政务审批都集中在刘惠这里。

  刘惠不仅要将职权范围内的审批,还得将职权范围外的分出来,留待刘备和郑平回来审批。

  考虑事务的轻重缓急决定是否要行使代审权。

  虽然刘备和郑平走之前,允许刘惠代审,但这代审权也是不能滥用的。

  只有刘惠在判断必须立即审批的时候才会行使。

  因此刘备和郑平离开的这十日,刘惠几乎都没怎么好好休息过。

  刘惠摇了摇头:“使君南下前托付重任,我又岂能嫌苦!”

  苦是有苦的,但一想到刘备寒风十里相迎,刘惠就觉得一切的苦都是值得的。

  青州现在缺少能妥善处理政务的,因此到刘惠这里的审批就很多,这是不可避免的。

  才能不足的,难以对事务进行有效的决断。

  对于这些官吏,他们的审批权限都相对较少。

  想要减轻工作量,就必须吸纳更多的大才来分担政务。

  而在这之前,刘惠下决心要替刘备担着!

  顿了顿,刘惠又道:“使君,甄尧已经回信了,他已经在筹措钱粮了,年后就会将钱粮运往青州。”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