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问题就出在官员太少!(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问题就出在官员太少!(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李景隆蹙眉道:“夏学士,你这话是否言重了?”

  “言重?恰恰相反。”夏之白摇头,他看了眼李景隆,漠然道:“我说的恰恰是太轻了。”

  “天下所有人都知晓,大明缺钱,尤其是缺铜钱,但大明对此没有做出任何动作,既没有在天下广寻铜矿,用以填补铜钱的不足,也没有花心思建立一套对天下透彻的统计体系,就任由这个毒瘤存在,并一步步壮大。”

  “这在我看来,简直是难以置信的。”

  “准确来说。”

  “朝堂上下官员,其实是不知,天下缺多少铜钱的。”

  “正因为不知,所以才不敢轻举妄动,就算有官员提出让官府多开铜矿,填补铜钱的不足,亦或者是对天下粮食布匹进行一个具实的换算,但大明都还浮于表明。”

  “无人上心,无人在意。”

  “大明的官员,一进入政事堂,全都忙的不可开交,但具体忙了什么,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清,反正就一直闷头在处理着各种奏疏,各种鸡毛蒜皮的奏疏始终处理不完。”

  “但真正该关心的却无人提及。”

  “朝中的文官,一说就是以史为鉴,以史为诫,张口圣人之言,闭口仁义道德,但宋代一年的白银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而大明连收上一千万都费劲,问题出在哪?”

  “就出在以史为鉴,以史为诫上。”

  “借鉴的都是门户私计,为诫的都是专制专权。”

  “大明如今看似各种权利集于一身,但若是真的俯身看去,诺大的天下,却看不清天下的真实样子,甚至连几个真实数据都不见得有几个,朝廷对官员的生杀予夺大权达到了顶峰,对天下的实际掌握,却低到了极致。”

  “朝廷不知天下缺多少铜钱,也不知天下真正的经济情况,更不知大明的经济该怎么调整。”

  “完全就是靠地方自己来。”

  “朝廷上下只管做一件事,就是把钱收上来。”

  “这就是以史为鉴。”

  “不过吸收的是元代的借鉴。”

  “元代人就是只管收钱,其余的一律不管。”

  “而今大明也不遑多让,主动的裁减官府官员,削弱官府对地方的控制权知情权,等出了什么事,又一脸无辜的问责,仿佛自己才是那个受害者。”

  夏之白满眼嘲弄。

  他道:“殿下若是想问我解决之法。”

  “臣的确有。”

  “但大明现有的官员数量支撑得起?”

  “如果大明想对天下经济做一个大致的摸底,殿下可知需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如果以史为鉴,最便捷的,就是模仿宋代在边疆设立关隘,或者在沿海设立通商口岸,多的臣不敢保证,朝廷一年至少能多少几百万白银,而且只会多,不会少。”

  “但朝廷敢开这个口子吗?”

  “就算殿下敢这么做,但以大明的官员数量,真能管的下来?最终只怕这些钱粮,大多要落入到一些贪官污吏口袋,人多才好办事,人少,就不要妄想面面俱到了。”

  “没资格!”

  “更没有那个能耐。”

  “既要又要,只会落得一地鸡毛。”

  “当然殿下若是不肯,弄钱的办法还有一个,就是出海,臣记得在一本古籍上看过,在东海不远,有一座石见银山,若是大明能占据下,每年可为大明提供上千万两白银。”

  “只是天下缺多少钱,大明还是不知道的。”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