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第205章 开创一个新的商业体系(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05章 开创一个新的商业体系(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获得的资金又有多少?

  林凯峰痛心疾首地说道:“长期以来,国外始终将咱们龙国,当成廉价生产材料出口国,向咱们购买的商品中,农副产品份额占了一半。”

  “我们制造的汽车,拖拉机,工业设备,农用生产工具,有几个发达国家会选择购买?”

  “往往是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卖,给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情况和咱们相差无几,手里能拿出的钱更是寥寥无几,与其说是出口,不如说是帮助第三世界搞建设。”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缺乏商品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几大工业部,还是最高当局,已经洞察出国内各企业全部缺乏对外竞争力。

  以往,国有企业始过着吃大锅饭,全国一盘棋的任务模式。

  国门未打开前,大量问题被隐藏在水下。

  即使有人发现,也不会过于关注。

  随着国门彻底打开,经济改制速度越来越快。

  一大堆之前被刻意忽视的问题,几乎是在一瞬间浮上水面。

  企业改制迫在眉睫,国家全面推开政企分离。

  停止向国有企业下拨资金这种传统经济模式了。

  为企业提供自主权,提供政策帮扶,安排国有企业自负盈亏,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用近乎逼迫的方式,将一大批企业从计划经济框架下赶出去。

  赶到市场经济这条路上。

  王长生打断林凯峰的话,徐徐说道:“你是打算通过入股的方式,进一步鞭策这些企业,让他们加速改变,集中各企业优势,增强商品竞争力?”

  林凯峰直言不讳道:“之前的大工业生产线合作,得以让北方机械公司的各种商品,源源不断出口到海外市场,集团作战的商业模式,不但为我们公司获得大量资金,也让我感受到了抱团取暖的重要性。”

  “如果不将部分企业团结在一起,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最后能活下多少呢?”

  “领导,我想没有人能做出保证。”

  “一家企业陷入瘫痪,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职工无事可做。”

  说到这里,林凯峰将话题切入到正题。

  投资江城柴油机厂,人为建立起一个先例。

  以往,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资金,统统来自国家拨款。

  时间进入到80年代,股份改制成为企业发展的新方向。

  自筹资金,明确股权。

  自主生产,按照市场导向发展。

  时代的大潮前,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马上调转方向,奔向新的赛道。

  必然会有大量的企业和工厂陷入原地踏步,直接停滞不前的局面。

  林凯峰要打破外部资金,不能入股国有企业的先例。

  以点带面,向一系列有希望的企业注入资金。

  将他们团结在以北方机械公司为主的商业集团内部。

  通过大量企业的紧密配合,拉动入股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能力。

  扩展出口商品范围。

  家用电器只是开始,工业设备也不是终点。

  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钢铁,通讯设备……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