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家功业> 第九十四章 潜规则(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四章 潜规则(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刘辩也不指望从他嘴里听到什么有用的,笑着向王允,道:“王卿家。”

  王允神情如常,道:“陛下,臣认为是朝廷灰暗,纲纪崩坏,给了袁家野心膨胀的机会。身为朝臣,须当内修品性,外修德行。”

  有点用吧。

  刘辩点点头,道:“王卿家倒是说了些有用的。杨卿家。”

  杨彪头上又冒出丝丝冷汗,想擦又不敢擦,紧张的抬着手道:“回陛下,袁家是被权势是蒙蔽了双眼,失了本心。臣认为,臣认为,作为臣子,须淡泊名利,知大义,晓是非,以公心为国。”

  刘辩看着他,顿了顿,道:“杨卿家说的有理。”

  而后,他又看向剩下的荀攸,钟繇,唐瑁,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坐直身体,道:“王卿家,杨卿家说的有理。朝廷纲纪崩坏,那就要重修纲纪,御史台,尚书台联合修订朝廷纲法,朕看过后,择时颁布。”

  “臣等领旨。”众臣齐齐抬手而拜。

  刘辩说了声平身,而后就道:“接下来,就是朝廷补缺了,九卿缺三,尚书缺四,其余也有二十多。”

  丁宫,刘弘,董卓,杨彪对这些基本不抱希望,所以无动于衷。

  唐瑁则完全是事外人,他一直在默默的观察着众人,从不出声。

  唯有王允,荀攸,钟繇有些认真。

  荀攸,钟繇担心王允乘机培植私人,令朝廷乌烟瘴气,坏了刘辩的计划。

  王允则对荀攸,钟繇二人不满,更不想出身颍阳的二人在朝廷里弄出一个乡党来。

  刘辩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道:“李儒,李肃,中郎将牛辅,补缺尚书。蔡邕为太常,孔融为太仆,刘岱为大司农。调长沙太守孙坚入京。”

  王允听到李儒的名字,心里自然大喜,旋即又听到李肃、牛辅,不由得瞥了眼董卓。

  董卓双眼猛的圆睁,旋即就恢复平静,只是膝盖上的双手,早已紧紧握拳。

  刘辩一直注视着董卓,不动声色的道:“诸位卿家有什么意见?”

  丁宫,刘弘,杨彪等人哪里看不出来,并没有说话,目光若有若无的都在董卓身上,倒是忽略了其他。

  董卓感受到了,却视若无睹,用尽所有力气保持镇定之色,心里却在想着,只要出宫就给他们去信,不准他们入京!

  荀攸,钟繇等人,自然不会出言反对。

  刘辩见没人说话,又道:“加会稽太守唐瑁为司隶校尉,不领兵务,专于政事。”

  唐瑁哪里想得到,好女婿叫他入宫,是要给他升官!

  ‘司隶校尉’四个字在他耳边回荡,心潮澎湃,难以镇定,脸色却是不动分毫,从容躬身道:“臣领旨、谢恩。”

  语气平静,听不出任何喜怒。

  其他人都看了眼唐瑁,几乎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作为刘辩的老丈人,又是会稽太守,升任司隶校尉,倒也理所应当。

  ‘用不了多久,三公之位必有他一席。’王允观察着唐瑁,心里暗道。

  荀攸没有在意这个任命,而是咀嚼着‘不领兵务,专于政事’八个字,他隐隐感觉到,刘辩这么安排,并不是因为司隶的兵权过于复杂,似有深意。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