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第39章:三北防护林(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9章:三北防护林(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相当于是为此前过度开发、乱砍滥伐的行为擦屁股,有当世的,也有此前历朝历代留下的问题,若真的划分责任,扯上个数百年也扯不清楚。

  李世民沉默了,就天幕提及的2006年的北京沙尘暴情况倘若发生,他怕是要下罪己诏了。

  若长安陷入这种境地该如何自处,以大唐的国力是没能力治理这么广的沙漠的,那剩下的选项只有迁都了。

  也仅仅是沙尘暴这个景象,就足以让李世民等人警惕乱砍滥伐的危害。

  【而且我们不仅规划了,还真的做了,到现在已经坚持了整整40年,无数有名的无名的英雄已经与黄沙战斗了一辈子,比如为了绿化塞罕帕,挡住吹过来的沙尘暴】

  【三北防护林真不是拿钱砸就能解决的,它更需要的是人,比如塞罕坝,曾经是清朝的皇家猎院,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式采伐,塞罕坝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1962年369个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来到了这里】

  【然后留在了当地种树58年,三代人坚持到了今天,如今的塞罕坝已经水草丰沛森林茂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

  【还有黄河环抱下的毛乌素沙漠,80%的面积得到治理、水土不再流失,黄河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4亿吨】

  【还有毛乌苏沙漠中的殷玉珍,一个普通的农民,他19岁嫁过来的时候,有的只是沙漠边的一个小房子】

  【为了保住房子,每当风沙吹过以后就必须拿铲子清理门外的沙子,否则就会被第二次的风沙掩埋】

  【为了生存她丈夫每次遇到风暴,就顶风出去捡死去的牛羊,每一次出门都可能是她和丈夫的最后一次见面,在贫穷和皇上的双重打击下,她终于爆发了】

  【.】

  明,金陵城。

  朱元璋也暗叹一声,这种牵涉范围如此之广、时间跨度如此之大的工程,无论是钱财还是人力,都足以把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拖垮。

  更重要的是,这一项工程,是看不到产出的,所以极容易引起不满和反弹,受到来自朝廷内部的影响等等。

  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以工程执行者,那些默默付出的人的视角来看,这简直是看不到尽头的日子。

  这种日子,太苦了。

  这种困苦既有来自现有环境,也有来自精神上的,比如天幕中此时提到的殷玉珍夫妇,卖了家里仅有的一头羊换来了600颗幼苗,最后仅存活10颗。

  这种打击,面对大自然中的伟力,人力显得如此之渺小,在这无数个日日夜夜里,难道他们的内心不会迷茫彷徨麻木么?

  朱元璋无从得知他们内心是否有动摇过,他猜测是有的,一如当年他外出化缘的那三年。

  从天幕中只知道,而后32年内,他们又栽树200万棵,硬生生绿化了7万亩的沙地。

  这样的案例,肯定不是特例,不然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

  这是改造自然,人定胜天,在极度缺水的沙漠中种树,朱元璋是既觉得异想天开又无比佩服。

  朱标、刘基等人听到这个数字都惊了一下,7万亩是什么概念?

  7万亩的水稻晾在那等你来收,都没几个人能坚持得下来,何况是改造这样的沙漠。

  胡惟庸、汪广洋两人都沉默了,在大工程建设和后勤保障等事上,韩国公的能力无人能及,或许他对三北防护林工程最有感触。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