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第33章:水泥制法(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3章:水泥制法(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从明代于谦于少保的《石灰吟》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古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利用石灰岩烧制石灰的技术了】

  洪武年间,金陵城。

  【生石灰能起到一定消菌杀毒的作用,在猪圈、臭水沟、土地等地方使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良酸性土壤,经生石灰消菌杀毒后的土壤要等1个月多才能播种】

  况且水泥建造的城墙坚固程度如果真如天幕所说的话,那它的价值要远不止如此。

  虽然他可以下令禁止占用耕地,但明显这纸禁令随着关中人口的爆发,是很难为继的。

  工部尚书安然内心嘀咕,这和三合土倒是有些相像,不过其制备过程听起来就更复杂一些,而且三合土也没有这么夸张的效果。

  先看看效果再说吧。

  科学部的人则是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等各种化学符号记了下来,这是自元素周期表后提及化学这一科的学问。

  这一门学问,也是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必然知道前二十位化学元素了,但科学部对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物体其化学符号仍是未知。

  而且天幕是简短说明了一下石灰石、生石灰的反应和生成物,但孙传时知道,这里面应该是有個化学反应式子的,只是天幕略过了而已。

  就拿石灰石高温分解这一过程来说,其化学反应式孙传时大概是能猜出来的,因为碳酸钙中的CO3分解除了CO2,其中的3个O分解出了2个O,剩下的就是CO了

  这点还比较好理解,后面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算是抓瞎了。

  如果说按化学反应式前后元素总量不变来推测,那么水应该是包含和O元素,其中应该是1个O和2个?

  一想到这个孙传时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因为目前关于化学这一学科的学问并不多,所以并未专门分出人来研究这一学问,科学部所有人都兼职这一学科。

  此前天幕评论区提到过,穿越后重建化工体系是极难的,这个“极难”众人也是后知后觉,可以说天幕完全不提的话,这东西想研究恐怕还得等很久很久。

  朱元璋等人听了他的讲述,感觉很有道理,于是命人将之记录了下来。

  “这氢氧化钙C(O)2右下角的2代表着什么?”朱标疑惑道。

  “依微臣之见,此应是代表其末位元素有2个的意思,如CO2。”

  “那这()符号又是什么意思?”

  孙传时耐心说道:“依微臣之见,应是表示这符号中间的部分有2个的意思。”

  朱标点头,这也说得过去,也就是说,这水是由和O元素组成的物质。

  更具体的是2个和1个O,至于化学符号是怎么写,大概就是O2或者2O又或者O?

  【回到水泥的制作,备足原料之后,接下来就是三磨一烧的过程了】

  【首先用破碎机将各种原料破碎成较小的颗粒,然后按照上面提到的比例将这些原料混合在一起,形成预混料】

  【接着将混料传送到研磨机中研磨成细粉,那么这时候的混合物就叫生料

  【接下来就是生料的断烧了,首先在预热塔中加热至850摄氏度,加热后进入回转窑,在高达1450摄氏度的窑炉中进一步加热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出小颗粒的熟料,这个过程被称为烧结,经过烧结处理的熟料会迅速进入冷却器,被降温至大约100摄氏度】

  【紧接着被运送到储存桶仓,接下来熟料会被传送到水泥膜机中,经过精细研磨转化为粉末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