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临夏> 第222章,风起(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22章,风起(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方临一家此去京师,时间不紧,路上沿途游玩一番,自不会错过徐州府,将行李寄存塌房,去寻牙家安排。

  ——所谓‘塌房’,并非倒塌的房子,乃是寄存东西之所,从前也称传舍,发展到如今,成为专业寄存之所,不仅可寄存贵重物品,连商人货物、马车都可存放,多建于水中央,这也是免遭火灾。

  因为寻了牙家,迎来送往都有轿子,轿子乃是四人以上至八人抬的,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八抬大轿’,极为风光。

  大夏初年,各样人等乘坐轿子多少人抬、轿子颜色、材质皆有定制。如皇帝所坐轿子称作舆轿,由十六人抬;三品以上京官,在京许坐四人抬的轿,出京许坐八人抬的;督抚许坐八人抬的轿,其余官员一律四人抬;民间则是乘坐两人抬的便轿。

  到了如今,这些条例名存实亡,也是大夏越发开放、自由之故。

  不仅是轿子,从行到吃,从去大洞山等诸多景点,从上山到下山,一应事务,在牙家的安排下,均是妥妥帖帖,没有遇到一丝麻烦和不快。

  由此想到牙家店内挂有的‘宾至如归’的牌匾,事实上,对方的确是如此来做的。

  方临一家在徐州府畅快游玩半月,才打算离开,剩下去往京师路程,已不好走水路,打算更换陆路,那处牙家还帮忙联系雇了太平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州府这段时间,方临多有去找葛崇交流,对方思想中已然有了一丝心学的影子,当方临拿出阳明先生的大成版心学思想与之交流时,葛崇简直惊为天人,可惜,纵使如此,也没能将此人拐走。

  也是,葛崇作为一个进士,不算缺钱,在乡里著书立说,颇有名望,自家小院更是万卷藏书,读书之余,自己再亲手做做美食,不知有多潇洒惬意,宛若神仙中人,怎会被方临忽悠跑了?

  不过,方临也不失望,这次虽然没能拐走,但至少在对方心中留下种子,等将来大夏真有动乱的一日,还是大有机会的。

  ……

  方临一行,因为人手不少,有着护院、丫鬟、大夫等,雇了八辆太平车,继续赶路。

  这日,下起了小雨。

  车厢中,随着车子晃动着身子,车棚外滴滴答答的雨声,车上挂着的铃铛清脆的响声在雨声中响起。

  方临感觉还好,颇有意境,可惜秋秋姐弟三个耐不住,不能像晴日在车下跑来跑去,挺是无聊,就在车前、车厢之间来回蹿。

  “车夫叔叔在喝酒!”秋秋过来,大声道。

  车棚外车夫闻言,忽地伸入只手来:“客官老爷,吃酒么?”

  “好!”自家带了这么多人,方临也不怕什么,接过酒囊喝了一口,只觉得此酒劲道颇大,并非南方的酒,有一些烈酒的影子,问道:“这是何酒?”

  “叫作骑驴酒!”车夫似乎颇为得意,哈哈笑了一声:“提神的。”

  方临闻言,便是领会,这太平车颇慢,赶车的不免无聊打盹,喝一些烈酒提神倒是个好法子,赞了一声:“好酒!”

  他看着好奇瞪大眼睛、跃跃欲试的秋秋,蘸了一点点给她尝尝,顿时辣得小丫头小脸如菊花般皱在一起。

  一家人见此都是莞尔。

  如此笑声中,方临和车夫闲谈,谈起对方的赶车的经历,时而在秋秋姐弟三人央求中讲一段故事,就在这般轻快氛围中一路向前。

  ……

  傍晚,已是来到鲁地济宁府地界,路过一处村子。

  “天色已晚,风雨如晦,今晚,咱们就在这村子歇息吧!”方临吩咐道。

  村口,有着一座白毫庵,走近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影影绰绰。

  孟江抽刀上前,悄悄靠近,反而是将对方吓了一跳。

  原来,虚惊一场,只是一个人在神像长明灯前,风雨吹动灯火,才有了影影绰绰的景象。

  这人姓张,名叫张瑞安,字长公,普通百姓家庭出身,却是读书人,家里很穷,穷到连灯都点不起,但十分好学,没日没夜读书练字,到了晚上家里没灯,就跑到这里,就着神像前的长明灯夜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