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兰芳> 第五十四章 相信带英!(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十四章 相信带英!(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些早期从公司的后勤管理、财政管理岗位上转职的职员构成了兰芳目前行政官僚的一大基础来源,而除此之外的另一大基础来源,就是退伍士兵。

  这些退伍士兵在兰芳军队里接受了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是兰芳的坚实支撑,随着战争的进行,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虽然没丧命,但也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可能性,不得不退役。

  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失去继续工作的基础能力,所以这些人就被赵学宁集中起来搞了行政强化补习班,随后全部进入农庄担任管理,从最基础的地方锻炼行政能力。

  眼下赵学宁所任命的诸多县长有很多都是从农庄长干起来的那部分优秀的退伍士兵。

  而与此同时,赵学宁也开始进一步强化兰芳共和国的华人色彩。

  这一波确立的八名州长里七名都是华人,九十三名县长里,八十七名都是华人。

  也就是原先的农庄长、现在的乡长有一部分属于本地土著,赵学宁并未剥夺他们的身份。

  不过真要说起来,赵学宁这么搞其实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首先,占人口大多数的本地土著们没什么好说。

  他们本就才从原始部落社会进入到文明时代没多久,相当一部分还是被赵学宁强拖着进入文明时代的,别说民族意识了,这四个字他们都不会写。

  除了少数头头脑脑有点文化基础,大部分人都还是蒙昧状态,没有文化,他们的汉语学习才刚刚起步,一二三四五都分不清楚,竖起五个手指头还得一个一个的数,超过十位数的计算还得用上脚趾头,费劲得很。

  对于他们来说,除了搞搞第一产业,他们还真的没有什么能力能去搞行政管理工作。

  至于欧洲人那也没什么好说的,本来人数就少,大部分也都有自己的职位,不存在和华人竞争的情况。

  而华人因为有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传统思想,以及明清时代整体社会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氛围,那确实是整个东南亚地区识字率受教育率最高的群体。

  所以赵学宁这样做不仅是他自己的想法,也是最符合实际的做法。

  258txt reshulou shumimi kenshuge</p>

  3wshu biqugexsw kanshung mfxs8</p>

  dushutang dushutang 01sk dushuqu</p>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