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喜唐> 第 36章 退一步(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 36章 退一步(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宫里少了一个人,多了一群伤心的人。

  本来就被国事煎熬得瘦弱的李承乾直接病倒了。

  李泰辞去了楼观学祭酒之位。

  他要去昭陵给母亲守孝。

  一群群的信使从长安离开,朝着四面八方而去。

  他们要把长孙皇后病逝的消息告诉天下人。

  告诉天下人一代贤后的离开。

  所有的文人都认为“文”是最好的谥号。

  “为美无以尚也”,就算是在所有的美谥里。

  也没有哪个谥号能比文这个字还要美好。

  但是,李二认为,光一个字是不够的。

  他建议用复谥。

  根据春秋流传下来的礼法,单谥为正,双谥非正。

  只有当单谥不足以道尽逝者的美好品德时。

  才会用上复谥。

  纵观大唐立国以来,也就只有平原郡公刘感这位忠君死节的烈士被唐高祖李渊赐予了复谥“忠壮”。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人能获得过。

  因此经过礼部商议。

  既要体现长孙皇后善于借古喻今,匡正,劝诫皇帝为政的失误。

  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的大德。

  又要体现长孙皇后的聪慧和美好。

  众人认为“文德”是最好的。

  因此长孙皇后的谥号就定了下来,为文德皇后。

  长安的伤心人在悲痛中忙碌着。

  等诸事告一段落,长孙皇后进了昭陵已经到了十一月。

  那一天,长安下起了大雪。

  万物白头,在给长孙皇后送行。

  一代贤后的离去丧事是极为复杂的。

  颜白虽然没有什么要忙的。

  但站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回去的时候腿都伸不直。

  最让颜白担心的还是李承乾。

  在办理丧事的这几个月里,他病倒了三次。

  颜白很担心。

  别还没等到登基,他这个太子就躺下了。

  颜白拉着李承乾说了好多话,变着法子开导,效果却一般般。

  没有人能够理解长孙皇后在李承乾心目中的地位。

  颜白能理解,也正因为理解,所以不好劝。

  血缘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李承乾心里的苦和难受。

  恐怕只有李承乾一个人心里能够明白它是什么味道。

  当然,李承乾的身体不好也不光是长孙皇后的离去造成的。

  朝堂这个巨大的石磨才是导致他身体不好的原因。

  他贵为太子,有长孙皇后的临终遗言在身。

  马上就是一国之君了。

  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他却比不了李二。

  李二虽然不是开国之君,但在文人和武将中的声望无人能敌。

  大治以后诸多的规则都是他带着众人一步步商议而来。

  他说什么,众人是信服的。

  李承乾没有达到他父亲李二的那种高度。

  又是在朝中许多文武大臣的眼中看着长大的。

  虽然他是太子。

  但在这群人心底的最深处。

  李承乾就是一个晚辈。

  一个他们看着长大的晚辈。

  他们认为这天下打下来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他们是过来人。

  所以在议事环节,李承乾既要讲清楚自己心思。

  又要体谅这些老臣的心思。

  朝中的那些大臣没有觉得这些不对,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太子是晚辈,这天下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你太子自然要听我的。

  因为我是过来人。

  先前的时候颜白并不懂为什么史书上那么多皇帝在安排身后事的时候都要杀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大臣了。

  这不是过河拆桥么?

  等如今自己身处这个地步,颜白才恍然大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