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喜唐> 第 139章 藤壶来了(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 139章 藤壶来了(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衙役跑了,他是真的去问了。

  如今的仙游县秦县令没有音讯,文县尉去贺喜去了。

  现在仙游什么事都是文县尉在主持。

  要问为什么没有主簿,因为不需要。

  仙游是颜白的封地,衙门安置是在宣示朝廷的存在。

  就算管理也是那百十来户而已。

  人家别的县五月夏收新粮入库需要好几天,仙游县半日就完成了。

  要主簿做什么,白吃饭不干活?

  来实习的高年级学子掐着指头就能把钱财捋清楚,只需要一顿请人家吃一大碗面条就行,了不起多给几个蒜瓣。

  衙役跑到颜家庄子前。

  此刻的庄子前已经围满了人,颜白在接受众人的贺喜。

  衙役挤入人群里,他看到了礼部的人,礼部的人在规划新的牌坊。

  竖着耳朵听了一会,他拔腿就开始往外面跑。

  “郡公啊,老天爷,县公成郡公,治下两千户,军功赏赐下来了,下来了,改口啊,大家记得以后改口啊……”

  仙游沸腾了,那些成为佃户的百姓欣喜若狂。

  虽说佃户不好,一家人的都要仰仗别人的鼻息,看别人的脸色。

  但仙游不一样啊。

  仙游虽然也有田赋,但一年只有一回。

  只需要缴纳夏收就行,秋收的粮食都是自己的。

  缴纳粮食颜家也不要,颜家人不多,也不如别家那般把收来的粮食拿去卖钱。

  缴纳粮食全部送往了书院。

  书院也不按斗计算,你送来多少就是多少。

  书院不管,乡老们管。

  他们怕落人口实,每当夏收的时候,乡老们就坐在一起,他们互相监督着。

  一句谁偷奸耍滑,谁家孩子一辈子上不了书院,比律法还好使。

  在这年头,读书识字是一件极为神圣的事情。

  消息一传开,来贺喜的人就更多了,分不清是来贺喜裴行俭的,还是来贺喜颜白成为郡公的。

  师徒两人站在桥头,不管谁来贺喜,贺什么喜,二人一起拱手致谢。

  许敬宗来了,扶着腰走下马车,在二人的注视下,许敬宗讪讪的笑着解释道:

  “老了,睡习惯了地铺,咋一回长安有些不习惯呢,唉.....”

  颜白和裴行俭对视一眼,认真的点了点头。

  见左右无人,许敬宗想到昨日在信件所看的内容,赶紧道:“泉州有问题!”

  “什么问题?”

  “打这几年海运发展的好,越来越多的大食人来泉州,他们已经为泉州的治理埋下了祸患!”

  颜白知道许敬宗要说什么,直接道:“老许,别咬文字了,说吧,什么祸患?”

  “鸠占鹊巢,他们利用教义蛊惑百姓,挑起事端,对抗衙门,.....”

  大食人,颜白认为就是阿拉伯人。

  一说到这种人,颜白脑子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个如藤壶一般的恶心民族。

  像蚂蟥一样靠着寄生附着去吸干别人血液的龌龊物。

  颜白直接道:“要我做什么?”

  许敬宗摇了摇头:“我让秀儿回去了,去了直接找独孤家的人,剥了这些人的狗皮。

  娘的,在我大唐传教,蛊惑我大唐百姓,老子断他们的根!”

  颜白点了点头,轻声道:“老许,麻烦你跑一趟,去找一下真兴大师,告诉他,我同意在泉州给他佛门划一个山头!”

  许敬宗闻言,猛的一拍脑袋:“哎呀,你看我这脑子.....”

  老许的速度很快,下午的时候长安就传来了消息。

  一大群苦行僧从灞桥坐船离开,准备去岭南之地教化百姓,宣王道。

  对此,朝廷乐见其成。

  朝廷不但不阻止,还贴心的准备了盘缠和磨刀石。

  可总算把这群人送走了,不然老在长安蹲着化缘像个什么样子。

  这不是耽误自己年末考核么。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