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喜唐> 第131 章 我们回家(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31 章 我们回家(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在春雨中,朝廷的三省六部官员接到了来自远方的急信。

  定州的皇帝已经准备动身回长安了,封赏全军的盛礼也要抓紧时间准备了。

  皇帝的归程和颜白选择的日子不谋而合。

  二月份走其实真的很好。

  再往后拖个十天半月,等回到长安这天气又该热起来了。

  哪有如今这一路都是春意生,万物勃发精致有看头?

  三省六部的官员在接到急信后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开始审核兵文,开始根据战功来进行封赏,升迁和官职的变动。

  像长孙无忌,颜白,李绩等人这样的战功就会搁置一边。

  这些领军将领的官位升迁,是需要三省六部的大佬以及皇帝等众人的集体商议。

  没有人敢私下做主。

  太子都不行。

  所以,搁在一旁是最明智的选择。

  位高权重的房玄龄连公文上的火漆都没去掉。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人的官位变动,会决定日后的朝堂利益分割,不能看,也不能动。

  比如长孙家……

  今后长孙家应该是太子身边的近臣。

  这些人不动,但其他人的军功都需要提前商议好并确定下来。

  等皇帝到了长安,确定没有问题之后“画日”,旨意达礼部之后。

  这件事才算结束。

  东西两市的那些掌柜也动了起来。

  数十个大掌柜聚在一起,筹钱的筹钱,搭伙的搭伙。

  准备等待皇帝回来后吃下那些战场缴获之物。

  皇帝回来必然要大封赏。

  封赏是需要花钱的,钱的来源就是那堆积如山的战获。

  金银铜铁等一些忌讳物会被朝廷单独挑走,剩下的大部分货物,朝廷不可能把这些东西搁在那里发霉。

  自然要把大部分物资通过少府监投放到东西两市里。

  各商家把这些货物吃下,朝廷获取银钱,商家获取货物。

  货物进行二次售卖或者加工流入市场,成为可用的东西,这需要很多人参与进来,也需要很多劳工。

  用颜白的话来说能增加很多的就业岗位。

  这是国家敛财的一种手段。

  这也是一种富民之策。

  这也正是贞观年间百姓越来越富裕的根源。

  朝廷有钱,税收就稳定。

  而且这些货物都是打胜仗之后所获。

  说白了,都是一些无本的买卖。

  灭掉一个国,那个国家的所有财富都被拿走。

  几百年的努力成了别人的嫁衣,这种敛财的方式是无比的恐怖。

  自从辽东大捷的消息传播开来后,鸿胪寺的里面的各种使者那是一日比一日多。

  等到今年开春,鸿胪寺竟然住不下了。

  那些使者的跟随需要到长安去租房子住。

  想在鸿胪寺混到独门独院的住所,那就要看你是什么国或者部族的使者了。

  禄东赞现在还住在鸿胪寺里。

  他因为来得早,有自己单独的院子,和自己的儿子仆役住在一起。

  但也拥挤的很。

  在知道大唐攻打辽东后他不止一次的祈求神佛。

  祈求神佛让大唐输掉这场战争,只有大唐输了,那大唐对吐蕃的封锁政策才会松懈。

  席君买在吐谷浑那块地方都要把下山的吐蕃人杀绝了。

  没死的人还不如死了,听说满身的黑泥洗都洗不掉,全部被拉过去挖什么“石脂水”。

  走了牛进达这个狠人,来个更狠的。

  可渊盖苏文身死的消息传来。

  禄东赞不由得心底发寒。

  更让禄东赞心里发寒的是他现在尿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他知道身体问题是来大唐以后出现的。

  但他根本就不知道出现的原因。

  哪怕不吃鸿胪寺提供的饮食,只吃自己仆役去外面市场购买的食物,这个情况依旧没有丝毫的好转。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