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第一百七十二章 四国同盟(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七十二章 四国同盟(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提及法国人,荷兰人总是又怕又恨。

  因为,自路易十四在位期间,法国人就一直觊觎尼德兰的财富,哦,当然,还有尼德兰的土地和人口。

  当年,为了击退法国人的入侵,尼德兰人不惜掘开海堤,淹没自己的大半国土,才堪堪阻止了法国的吞并计划。

  尽管那位狂妄的法国君主已经故去二十多年,但法国上下仍旧未消去对尼德兰的贪婪之念,一直在寻找机会,在某个时候,会再度向尼德兰伸出魔爪。

  两年前,波兰王位继承危机,法国趁机向奥地利人发难,若非联省共和国发出严厉警告,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军事动员,说不定法国人又要将军事目标放在奥属尼德兰地区(其实,法国人为了避免多线作战,一直将进攻的目标放在洛林和北意大利地区),威胁联省共和国的安全。

  为了应对法国的军事威胁,荷兰除了加强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合作关系外,还积极联络丹麦、瑞典、普鲁士、西班牙和英格兰(因为英王领地汉诺威位于临近的德意志地区,使得英格兰拥有拉拢的价值),试图构建一个宽泛的军事同盟,从而维护自身的安全。

  因而,在1734年8月,当齐国驻欧总代表谢道仁提出邀请一些“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的国家”,建立一个紧密的联盟机制,以便在法国实施对外侵略扩张时,可以“彼此协调一致”、“共同履行集体防卫”,立时应允下来,并首先与齐国、爱尔兰两国秘密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

  本来,以荷兰人的意愿,最好再拉几个欧洲大陆国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普鲁士,以便可以分担荷兰人的陆上军事压力。

  因为,在面对法国人入侵时,总不至于让齐国人万里迢迢地从汉洲本土派兵来救吧?

  若是那样的话,等齐国人做好军事动员,然后再将军队装船运抵欧洲,至少大半年过去了,哪里还来得及救援。届时,恐怕只能巴巴地赶来为荷兰人收尸了。

  爱尔兰倒是距离荷兰本土较近,但以他们的实力,在法国人面前估计连三个回合都走不下来。

  当然,还有一个最为有效的办法,那就是邀请齐国在荷兰本土大量驻军。

  但是,这个举动将会极大地刺激法国人的神经。

  因为,驻军荷兰本土的针对性太明显了。

  在欧洲,谁不知道荷兰与齐国关系极为密切,好得像穿了一条裤子似的。若是齐国在荷兰本土部署大量军队,明显就是为了保卫这个国家,防范法国的入侵。

  这必然会造成齐法之间严重的军事对立,甚至会激起法国的战争欲望,促成他们提前发起对尼德兰地区的进攻。

  当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齐国驻军荷兰本土,这费用该由谁来承担。

  要知道,齐国在印度、波斯、爱尔兰等国家地区派驻的军队,所需费用可都不是由帝国户部全部承担的。

  印度就不说了,数量多达两万七千的驻屯军(不含齐印仆从部队),表面上是由户部直接拨款,兵部负责发放军饷和日常维持费用,但齐国人在所控制的印度属地内可是要征税的,而且地方大大小小的土邦王公也需要向齐国上供,权当保护费,这些钱都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帝国户部。

  更不要说,莫卧儿帝国和马拉塔帝国(是的,1732年马拉塔人也自称皇帝,正式与莫卧儿人平起平坐)的海关也都被齐国人所掌控,大量税收款项亦流入帝国的国库之中。

  可以说,是亿万的印度人在帮着齐国供养那两万七千余驻屯军。

  至于波斯和爱尔兰,则需要承担齐国驻军总费用的近半份额。

  毕竟,这些军队可是为了保卫你们的国家的安全,才不惜远赴万里来到这里。总不能自带干粮,掏空家底,就为了彰显“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

  若是驻军荷兰,他们愿意为此买单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现在,荷兰人为啥这般军备废弛?

  还不是因为有钱的主都不想掏钱供养军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