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第七十二章 回头钱(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十二章 回头钱(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接下来的一些时日,刘据再次做起了甩手掌柜。

  如今樛氏和南越王归汉之心不变。

  最大的刺头吕嘉又接受怀柔,已经成了刘据的买办。

  并且武功爵、赎罪令和入粟补官的政策,也是在大汉使团的“公证”下推行。

  局面已经稳定的不能再稳定,的确不需要他再去做些什么。

  至于南越国成了大汉内附国之后的事情,比如大汉是否要驻军,双方要如何进行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交流,要不要搞什么书同文车同辙等等问题。

  刘据也全然不放在心上。

  在“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当朝,最不缺的就是各方面的人才。

  等他带着樛氏和赵兴回到长安朝拜,刘彻和大汉的大臣们自会将后续的事情处置妥当。

  而且刘据对自己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治国这种事是一个宏观调控的完整体系,许多事情都牵一发而动全身,稍不小心便有可能满盘皆输。

  别说是他这样一个从未接触过政治和治国的普通青年。

  便是后世国外的那些个影响力巨大的政客,在选举的时候口号都喊得震天响,好像什么事情到了他手中都能化腐朽为神奇,甚至信手创造奇迹。

  但等真正上了位之后,他们立刻就会变得束手束脚,从当初的屠龙少年成为恶龙。

  难道是这些政客的智商不够,不想在确保个人利益的同时还名留青史么?

  都不是!

  而是没有这个能力。

  任何一个人,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在面对一台精密庞大的国家机器时,能力和智慧都会显得捉襟见肘。

  为了维持这台机器继续运转,不得不拼尽全力的“拆补”。

  正如明末皇帝崇祯,那个一度被称作“微操之王”的男人。

  或许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他的某些举措看起来十分愚蠢,甚至可以说是倒行逆施,有人认为就是他把自己和大明作死的,否则大明说不定还能再续命几十年。

  但谁又能保证。

  那些在后世看似“绝对正确”的举措,拆掉的不是这台国家机器的“火花塞”呢?

  至少刘据不敢保证。

  或许等他成了满级人类,才有可能略微看清楚这台国家机器是如何运转的吧?

  谁又知道呢……

  因此在这个人们总是喜欢选择相信后人智慧的世界。

  刘据决定选择相信刘彻的智慧,好歹人家是千古一帝,自己又算哪颗葱?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安稳和谐的日子才没过几天,就忽然又发生了一个令南越国举国震动,使大汉使团重新陷入危机的大事:

  【伏波将军路博德挥师南下,不日便将抵达越城关!】

  【楼船将军杨仆也行动迅猛,不日便将抵达苍梧关!】

  【两军共计六万汉军,若立刻发起强攻,只需数日便可于番禺城外会师攻城!】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使团众人全都陷入了惊骇与不解。

  这次镇抚到目前为止一切不都好好的么,路博德和杨仆忽然率领大军跑来凑什么热闹?

  难道是接到了天子诏命,仍要强行攻取南越?

  这不是陷大汉使团于不义么?

  若南越人被逼的没有了退路,就算不愿恐怕也只能拉着太子和大汉使团陪葬!

  “番禺与桂阳之间有几日路程?”

  刘据也同样皱起了眉头,心中不解的同时,先冷静下来问了一个问题。

  他有理由相信这不是刘彻的意思。

  因为历史上在吕嘉反叛杀了樛氏、南越王和大汉使团之前,刘彻都丝毫没有发兵攻打的意思,他心中也希望能够兵不血刃的将南越国变为大汉的内附国。

  而且刘彻现在应该也没借机害死自己的意思。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