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客户李云龙> 第六十三章被利益蒙蔽的蝗军!(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六十三章被利益蒙蔽的蝗军!(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他也只能深深埋在心里。

  “八百万美元!”

  石原莞尔转移了思绪,想到了渡边给他的一个情报,

  他其实和渡边不太对付。

  但两人又一个共同的好友,岗村宁次,所以关系表面上还过得去。

  通过情报资料。

  他知道。

  从八月下旬到现在的九月下旬,也就是百团大战期间,华北方面军通过军方直接控制的贸易,银元交易,以及其他手段,合计获得了八百万美元的利润。

  是利润。

  而不是收入。

  而实际上,八路军控制的冀南地区,这个月获得的工工业设备,以国际市场价计算,大概只有一百三十万美元的规模。

  而且大部分都是老旧的机器设备。

  效率低下,

  技术水平低。

  对比帝国获得的利益,根本不足一提。

  无论从哪里看,优势都在帝国。

  但!

  石原莞尔始终有一个疑惑。

  为什么?

  八路军为什么要进口这一些毫无用处,或者说,用处不大的机器设备?

  就算帝国不破坏,以这些机器设备的技术水平,以及他们根据地的原材料供应水平,十年之内,也不可能完成建立一套能用的工业设备。

  而且。

  更奇怪的是。

  大部分设备,居然摆在冀南地区,这个平原地形。

  几乎是摆在帝国的眼皮子底下。

  确实!

  目前帝国没有实力,对太岳山区,太行山区下手。

  一来是兵力难以集结,二来是,这两个根据地八路军实力很强,后备兵力非常充足。

  但是··

  冀南地区,这里可是一望无尽的平坦地形。

  公路相对通畅。

  只要华北方面军愿意放弃一部分占领区,随时可以集结一个师团的兵力,冲进这里,大肆破话这里的机器设备,将八路军这几个月的发展规模付之一炬。

  所以。

  八路军到底是怎么想的?

  石原莞尔本能的感觉不对劲,但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

  “工业统计数据呢?”

  “已经完成了!”

  与此同时。

  总部,副总参接过了一位干事递过来的统计资料:

  “冀南地区,新式四零式冲锋枪的生产线,已经完成了从采矿,原材料冶炼,到成品制造的全部架子。”

  “不过,受限于人才,设备少,质量差,以及能源供应,目前都不能正常运作,仅仅能以手工的方式,极少量生产。”

  数千万银元砸下去,最终还是有收获的。

  “好!”

  副总参大喜。

  既然架子打起来了,问题就不大了。

  “接下来,是扩大规模,以及培养人才。”

  “实际投入生产可以放在一边。”

  副总参叮嘱道。

  自己原原本本打造一个从原材料挖掘,初加工,深加工到实际工业成品的工业体系,几乎不可能。

  钱再多也不行。

  但是嘛···

  那两台,先进世界五十年的印刷机,理论上也不是部队能获得的。

  “独立团守备都安排好了么?”

  副总参问道。

  他们有独立团。

  “都安排好了。”

  “工业设备所在的位置,都有独立团驻守!”

  干事回答。

  “很好。”

  副总参满意点头。(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