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靖难攻略> 第225章 攻守易形(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25章 攻守易形(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三万卫指挥使衙门内,朱高煦对孙铖与众人说出了自己日后所行政策。

  作为一个后世人,他很清楚大明的税收系统有多繁杂。

  这税收体制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包括大明的行政体制也一样,那就是这两套班子需要皇帝个人有极强的能力才能如臂指使。

  但凡能力平庸的人当上了皇帝,那他需要面对老朱留下的这繁杂税收体系,而这样的人往往难以将其梳理清楚。

  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文官不断地增加税收名目和各种税收方式,这套体系更为繁杂,以至于到了万历后期,便是连朝廷的户部尚书都梳理不清楚大明的财政。

  万历初年的张居正与崇祯年间的毕自严都试图梳理,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朱高煦不认为自己可以创造一个完善的税收体制,但他可以借鉴后世的税收方式。

  当然,具体的税收系统如何制定,朱高煦准备打下京城后,用郁新、夏原吉、黄福这三人来重新设计,至于南下期间还是简单些比较好。

  五赋一听上去很高,可对于军户们来说,他们原本耕种军屯田就没有回报,耕种余田也得交沉重的田赋,全靠军户的军饷过日子。

  因此,把军屯田分发,随后不管军屯田与余田,一应按照五赋一来缴纳的政策,更能让军户们感觉到收获成果的喜悦。

  以前耕种几十亩地,收获全家只收获军饷与余田那十几二十几石粮食,如今均分了田地,全家除了军饷的二十石粮食和八贯钱,还能收获十几石从田地里产出的粮食。

  军户们的收入,从每年十几二十几石,飙涨到了三十余石,如果再算上从军的八贯钱,那就是接近五十石的收入。

  这笔收入,只需要他们每年缴纳田地正赋的四五石粮食,恐怕没有人会拒绝。

  因此朱高煦说完这话,那刘昭也连忙起身作揖:“末将替三万卫百姓,谢殿下恩典!”

  “起来吧。”朱高煦笑看着他,然后看向了殿内其余十五卫指挥使们继续道:

  “我们此次入关,不是为了奸淫掳掠和满足自己的贪欲,而是要清君侧,靖国难。”

  “塔失你们八个指挥使虽然是女真人,但也是我大明臣民,此战凡攻下一城,你八卫之中功劳最大的百户可以搬入关内,每名弟兄授田三十亩。”

  “谢殿下!!”塔失等人听着朱高煦的话,纷纷起身作揖行礼,朱高煦也笑着抬手示意他们坐下。

  “至于你们,以及渤海的汉兵弟兄们,我只能用钱粮来犒赏了。”

  朱高煦说着,便示意孙铖道:“从府库之中取钱,先发军饷,剩余的指挥使发五十贯,千户三十贯,百户十五贯,总旗官十贯,小旗官与吏目各一贯,其余的均分。”

  “是!”听到朱高煦的犒赏,孙铖脸上也露出笑意。

  按照朱高煦制定的,他身为长史,与指挥使同级,也就是同样得了五十贯钱。

  虽然不多,但这是一个开头,代表了日后朱高煦必须要这么继续下去,而这朱高煦也清楚。

  其实他这套法子,也就是当年朱元璋自立门户后培养麾下归属感的法子。

  法子老了,但很实用。

  “都散去吧,三日后大军开拔,除了刘昭所部驻守三万卫,需要配合孙铖丈量均分田地外,其余人都去准备开拔。”

  “是!”

  伴随着朱高煦话音落下,众将纷纷散去。

  很快,均分田地的消息便在三万卫传开,许多百姓不识字,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经过孙铖手下一千二百随军吏目的走访,很快他们就清楚了情况。

  孙铖手下的吏目,都是朱高煦从吉林城十所书院中选出学子,他们的学识并不高,但他们好歹也在学校学习了三年,加上年纪都在十五岁以上,基本的算术和读写都没有问题,充当吏目完全足够。

  吏目们对百姓们没有说太多,只是说了会划分田地,同时对比了曾经作为军户时的家庭收入情况,又对比均田之后的收入情况和赋税情况。

  百姓们不是傻子,每年交四五石粮食换多拿十几石粮食的好事,他们自然不会错过。

  翌日,在渤海三万八千大军开拔时,兴高采烈的两万余三万卫百姓就跟着吏目们出城开始丈量田亩。

  田契的雕版在昨夜便已经雕刻好,伴随着吏目测量田地,盖下雕版,并用朱笔写下田地情况、数量,用官印盖下,一份份田契便到了三万卫百姓手上。

  拿着那堆田契,家家户户都激动的手舞足蹈,欢畅些的人开始拍手跳舞,好似跳大神般。

  一些同样激动的,便去抓着他的腰带,跟着他踏歌行。

  瞧着这一幕幕,三万卫的百姓干劲十足,而朱高煦他们也一路南下。

  渤海军的行军速度没有拖慢,由于背靠三万卫,那一万五千余石粮食无须制作成为军粮,直接放上了骡马车上随军南下。

  这一刻朱高煦算是体会到了游牧民族的快乐,一路南下一路去,只有越打越富裕的说法,没有越打越穷的说法。

  一百里道路在渤海军的赶路下,开拔第二日的午后他们便抵达了铁岭北部。

  从北往南,铁岭西边倚靠辽河,城北倚靠柴河,可以说从北往南打的话,必须要面对柴河这天然工事。

  十四世纪末的铁岭人口并不算多,不过只有五千多人,而军屯田与余田相加也不过四万余亩。

  如今因为战事,柴河以北的作物被吴高焚毁,渡口也被吴高摧毁。

  他率领三万六千余大军在柴河以南驻守,背靠铁岭城。

  当朱高煦率军抵达柴河北岸,他当即便让王义率军扎营,自己带着陈昶等人策马来到柴河北岸,从怀里拿出了一个长筒状的东西。

  不止是他,陈昶等人也纷纷取出这东西,拉开之后开始打量柴河南岸。

  单筒望远镜,这是朱高煦让王元等人制作的物件,尽管吉林城没有人力物力制造玻璃大棚,但制作望远镜还是比较容易的。

  虽然看的不如后世清楚,但起码能用。

  在朱高煦的观测下,吴高为铁岭设计的防守工事被他一览眼底。

  当鹿角木和河滩上的铁蒺藜出现的时候,朱高煦就知道朱棣为什么头痛吴高了。

  “铁蒺藜后是鹿角木,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还有陷马坑,拒马枪、护城壕、牛马墙……”

  这些布置,朱高煦光说都要说半天,而吴高居然能在短短五天不到的时间将其全部弄出来,显然这是做好了死守的打算。

  渤海锐卒不善守,只擅攻,不过他们擅长的是平原、山地进攻,至于攻城并不在他们的字典里。

  从吉林起家到现在,渤海军就没有遇到过攻城战,因此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打这一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