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文豪1978> 第473章 危难之处显身手(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73章 危难之处显身手(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平凡的世界》?

  “那研讨会主题……”

  李士非说道:“主题升级一下,改为‘现实主义文学’,这个事吧……”

  李士非解释了一下原因。

  这次为《寄生虫》举办研讨会,花城方面是想把规格定的高一点,因此专门找到了《文艺报》《评论》两家杂志,希望可以联合举办。

  之所以会临时加入《平凡的世界》,是因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方面听说了他们要举办研讨会的消息,也想过来参与一下。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是《平凡的世界》的出版单位,这部又刚好是在《花城》杂志发表的。

  因此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提出了合办研讨会的想法。

  本来花城方面并不打算这么早为《平凡的世界》举办作品研讨会,毕竟才写了三分之一。

  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找了过来,提出了这个要求,花城方面也不太好拒绝。

  《平凡的世界》的首发是在《花城》杂志,第一部才刚发表了不到三个月,未来还会继续发表第二部、第三部。

  第一部的口碑不理想,对《花城》来说也有影响,如果能够借着作品研讨会为《平凡的世界》造造势,扭转一下口碑,未尝不是好事。

  只是这样一来,对林朝阳来说就有点不公平了。

  《寄生虫》的作品研讨会从年前就开始筹办了,对外联系宣称的也都是林朝阳作品研讨会。

  如此才获得了《文艺报》《评论》以及诸多评论家、作家的热烈响应。

  现在没有“蹭热度”这一词汇,但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李士非才会专门来电跟林朝阳商量,并且言语间姿态放的很低。

  “没关系,那就一起搞嘛,一起搞还能热闹一点。”

  以李士非对林朝阳的一贯了解,他知道林朝阳大概率是会同意这件事的,但林朝阳的大度从容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当了三十多年编辑,太了解作家们的性格了,一般的作家碰到这种事就算是同意,也少不了要表达一番不满。

  从林朝阳的语气中,他没有听出丝毫愤懑和不满的情绪,反而带着欣然。

  这样的格局,实在让人敬佩。

  两人又聊了一阵作品研讨会的细节问题,李士非在电话中说道: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下周三,下周三咱们燕京见!”

  “好。”

  一周之后,林朝阳正在院里陪冬冬玩,陆遥突然提着行李登门。

  一见面,寒暄了两句,陆遥就重重的握住了林朝阳的手。

  “朝阳,谢谢了!”

  陆遥的这声“谢谢”里满是真诚。

  《平凡的世界》寄托了他的全部心血,第一部发表后不管是在评论界还是在读者群体,都没有取得他理想中的口碑。

  这样的结果对于陆遥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说这些话干什么。”林朝岔开了话题,问陆遥:“住的地方安排了没有?”

  “《花城》帮忙给安排了人文社的招待所,我说不用,上你这来住就行。”陆遥笑着说道。

  “欢迎欢迎!走,我先带你过去西院安排一下。”

  两人说着去到西院,给陆遥安排了个房间,陆遥放下行李,和林朝阳站在院中聊天。

  冬日的暖阳撒在宽敞的院子里,温暖祥和,远处天空传来燕京城独有的鸽哨声,清脆悦耳。

  陆遥眯着眼睛,表情惬意,“还是你这地方好啊,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是你心情好,人逢喜事精神爽。”林朝阳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陆遥脸上不觉露出笑意,这也确实是个原因。

  从去年开始,因为发表的一波三折,他已经遭遇了一波打击。

  发表后的口碑不佳,再次给了他一记重拳。

  直到最近,《平凡的世界》要在燕京举办作品研讨会,并且是四家合办,总算是让陆遥阴霾了大半年的心情照进了一束阳光。

  作品在燕京召开作品研讨会或座谈会,对于很多作家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心愿。

  一来是因为燕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拥有着当前中国最密集的信息资源与发布渠道。

  在京召开作品研讨会能够最快捷、有效的传播信息。

  二来燕京也是中国文化的高地,这里毕竟是众多国家级文化机构的大本营,名家如云,权威遍地,可以说是牢牢的掌控着中国文化界的话语权。

  很多外地作家都说燕京的码头很大、水也很深,一部文学作品要想得到全国性的认可,那首先要得到燕京文化界的认可。

  这一点,不光是陆遥心知肚明,就是一般的文学爱好者也深谙其中的道理。

  两人站在院中聊天,林朝阳问起《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进程。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创作完成是在1985年的年末,当时陆遥只是完成了的初稿。

  之后他又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的抄写和修订工作,直到86年的春天才开始研究发表事宜,然后一折腾就是几个月时间。

  直到去年7月份,他才开始筹备第二部的创作。

  在那之前,他特地去广州逛了几天,感受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变化,为《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创作汲取养分。

  也是在那里,陆遥规划好了中的“二流子”、“逛鬼”王满银在第二部里的命运,他要跑到沪上卖木耳、到广州倒卖廉价的电子表……

  在那之后,陆遥回到西安继续体验生活,西北工业大学、省委SJ的家……打着创作的名义,陆遥像极了笔下的“逛鬼”。

  等到准备的差不多了,陆遥终于背起了行囊,到了陕北延安地区的吴旗县。

  吴旗县地处延安西北,交通不便,偏僻落后,陆遥就住在县武Z部破旧的窑洞里。

  在那间破旧的窑洞里,陆遥经常会因为写作太入迷而通宵达旦。

  有时候错过了饭点儿,他就简单的用干馍充饥。

  用他的话来说,创作的条件越艰苦,他创作的灵感越是勃发。

  但写了几个月的时间,因为昼夜颠倒,饥一顿、饱一顿,抽烟又抽的凶,让陆遥的身体再次亮起了黄灯。

  饭量减少,体力下降,有时候累得连头也抬不起来。

  由于抽烟太多,胸脯隐隐作痛,右边的眼睛发炎了,一直不见好转,但这些依旧没能阻挡他的创作。

  陆遥断断续续的诉说着他过去大半年里的经历,林朝阳不禁佩服他对于创作的那种忘我的热情。

  林朝阳知道放在他自己身上,他肯定是做不到的。

  这天两人一直聊到了半夜。

  次日一早,林朝阳开车载着陆遥一起往人民文学出版社去。

  经过一番紧张的筹备,作品研讨会的举办地点被安排在了朝内大街1666号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会议室内举行。

  林朝阳和陆遥到人文社会议室的时候,受邀前来参加研讨会的评论家已经来了大半。

  对于很多不知名的作家或者名气较小的杂志、出版社来说,历来举办作品研讨会,最难邀请的就是评论家。

  但今天的作品研讨会不同,首先有花城出版社牵头,其次有《文艺报》《评论》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响应。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