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文豪1978> 第447章 终不似,少年游(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47章 终不似,少年游(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一座丰碑,也为世界文学殿堂增加了一块基石——水上勉”

  “我推荐想要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读者,或者是寻求文学享受的朋友要来读一读《闯关东》,这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作品,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我想它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亚洲的,属于世界的——大江健三郎”

  水上勉、松本清张、大江健三郎三人对《闯关东》的高度评价为的上市开了一个好局。

  上市之初,有不少读者都被三人的联袂推荐所吸引来的。

  除此之外,近藤直子和藤井省三等林朝阳在日本的拥趸者们,也在《闯关东》出版后积极的向日本文学界推广这部。

  有一篇藤井省三为《闯关东》所撰写评论文章《从拉丁美洲走到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还被发表在了日本知名报纸《朝日新闻》上,引起了不少日本知识分子的关注。

  在这样坚持不懈的宣传下,《闯关东》很快就在日本的纯文学受众群体当中打响了名气,上架首月便创下了近9000册的销量。

  并且口碑持续发酵,在这些读者群体当中获得了极大的好评,进一步促进了的销量提升。

  截止北村美裕给林朝阳写信前,河出书房首印的1.2万册已经售罄,第二次印刷的2万册已经摆到了日本各大商店的书架上。

  北村美裕在信的最后对林朝阳送上了祝贺。

  “《闯关东》的首印册数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销售一空,这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开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部一定会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感谢林桑为日本读者带来如此精彩绝伦的作品,希望您能够继续保持旺盛的创作精力,为亚细亚文坛创作出更多伟大的作品。

  北村美裕敬上。”

  看完了信,林朝阳又翻起了北村美裕给他寄来的包裹,里面有一部分是热心读者写给河出书房的来信。

  信都是日文的,而且都是拆封过的,想来应该都是经过河出书房的筛选。

  林朝阳看了看信,根本看不懂,好在北村美裕已经贴心的在每一封信里都塞了翻译好的小纸条。

  “尊敬的林桑:

  您好!我是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的大三学生,也是您的读者。

  因为被松本清张先生对您作品的高度评价所吸引,我阅读了您的作品,并且深受感动。写下这封信,是想向您传达一些我通过您的作品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考。

  读《闯关东》的最初,我总是会将它与司马辽太郎的大河进行比较,它们有着很多相似的特点。

  比如较长的篇幅和时间跨度、历史背景宏大等特点。

  但随着对这部的深入阅读,我的观点在一点点被修正。

  司马辽太郎的更像是一种历史演义,而《闯关东》却是一段从历史之中截取的片段。

  它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有血有肉的一段历史……”

  河出书房寄来的信有十来封,因为事先翻译好了信件内容,林朝阳很轻易的就能看明白信的内容。

  这些信件清一色都是对《闯关东》和林朝阳本人的褒奖,被异国他乡的读者如此赞扬,还是一件很令人心情愉悦的事的。

  除此之外,林朝阳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写这些信的读者几乎都是具有文学背景,或者是知识分子出身。

  这说明《闯关东》出版后至少应该是受到了日本相当一部分高知分子的认可的。

  翻完了读者来信,包裹里还有一些明信片和照片,明信片肯定是读者送的,日本读者最喜欢搞这套。

  至于照片,也不知道北村美裕是从哪里找到的,都是些读者在书店购买《闯关东》,又或者是在阅读《闯关东》的照片。

  看着这些照片,林朝阳身为作家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他不得不承认,在笼络作家这一块,小本子的出版社确实走在了国内出版社的前面。

  在国内出版社还想着用笔会圈住作家们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施展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了。

  这手段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儿啊!

  回头得让老李好好学学才行,有比较才有进步嘛!

  晚上,从外面回来的陶玉书郑而重之的将那些读者明信片和照片都用相册保存了起来,用她的话说,“都是漂洋过海来的,礼轻情意重,很有收藏价值。”

  她将那些明信片和照片都放好之后,对林朝阳说:“陈凯戈今天来找我了,说服装城开业,燕影厂那边的张金玲、李秀明和方舒能过来,刘晓庆3月初在美国有个活动,可能赶不上。”

  林朝阳笑着说道:“老陈的面子够大的,一下子来了三朵金花。”

  七八十年代,国内的电影制片厂最喜欢用“金花”来宣传自家演员。

  燕影厂之前有“三朵金花”分别是张金玲、李秀明和刘晓庆,这两年又多了两朵金花张力维和方舒,并称燕影厂五朵金花。

  这五朵金花都是正当红的电影明星,尤其是刘晓庆和方舒,这两年风头正劲。

  刚刚过去的春晚上两人还担任了主持人,知名度已经与其他三朵金花拉开了距离。

  五朵金花都是燕影厂的演员不假,但她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拍戏,很多时候还是在外地。

  别说是五个人了,能一下子聚齐三个人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陶玉书也高兴的说道:“是啊,她们仨要是能来,开业那天绝对得人山人海,老陈这回帮了大忙了。”

  林朝阳又说:“还有老谢那边,应该也能请来几个人。”

  谢靳是如今中国电影界的牌面之一,他帮忙联络人,肯定不会比陈怀恺的阵容次。

  陶玉书畅想着服装城开业当天鼓乐喧天、人如潮涌的画面,不禁心潮澎湃。

  “杜峰还找了他们文工团的同事,到时候舞台设计和美术就由他们同事负责,他们还能出几个节目……”

  陶玉书说着说着,感觉有点不对,“诶,我怎么感觉请的人有点多,会不会喧宾夺主啊?”

  林朝阳想了想,也觉得好像有点多,这又不是开演唱会。

  别到时候观众们光顾着看演出,服装城开业的事反而没人关心了。

  “可以分开两三天来搞,再搞个预告,哪天有哪些明星出场,还能多吸引些老百姓过来。”

  陶玉书闻言拍手,“这是个好主意!”

  林朝阳又告诫道:“不过你也别太指望明星。老百姓来的是能给亚欧服装城带来人气,打响知名度,但服装城走的是高端路线,能不能留住顾客,还得看你们的商品和服务。”

  “我明白。”陶玉书说着话,拿起她从公司带回来的衣服,“你试试这件衣服。”

  干服装生意,选品是个很关键的环节。

  自从参与到服装城的筹备当中,陶玉书时不时的就会带回两件衣服来给让家里人当模特试试。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