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转头,不想这徒儿竟然跟了过来。
“怎么?时飞兄认得他?”
“他是我在金陵收的徒弟,怎么不认识?”
林如海拈须而笑,贾雨村问道:“那日你不在我那边读书,干什么去了?”
贾牧:“去秦淮河寻了一首诗。”
“说说。”
“三月秦淮新涨迟,千株杨柳尽垂丝。可怜一样西川种,不似灵和殿里时。”
林如海拍手道:“这诗不错。”
贾雨村冷声道:“也就将就看的过,去悦来客栈,报我的名字,取来我的四书讲义,抄个三遍。”
贾牧问道:“听闻师傅在这里做了西席?”
林如海看了一眼林万,林万一肚子冤枉,他可什么都没有说,他道:“既是时飞兄的弟子,你若不介意,也可以到我府上来。”
贾雨村到时候一起教书也方便。
至于男女大防,黛玉才五岁,不讲这些。
不过贾雨村的法子更厉害,两个人分开教,两个连面都可以不见,由此可见,主人允许的尺度往往比执行者更大。
林黛玉的课业简单,贾雨村常到贾牧这边来,贾牧实在想见林妹妹,而不是他这个落魄的翰林,但是没奈何,只能一天天的念下去,贾雨村要求的是倒背如流,原因是他就可以倒背如流。
从春到秋,大半年的时间,同在一个院子,贾牧竟是一眼都没有看过林黛玉,他麻了,也看开了,日子还长,急什么呢?
真的是没看过,因为眼睛不会骗人,虽然看过好看的丫鬟,但是没有一个像林黛玉的。
为什么没见过林黛玉就敢这样笃定呢?
贾牧也不知道。
不觉就到了中秋,林府摆下宴来,贾牧和贾雨村其实就住在林府,就住在这个巡盐御史的衙门。
镇江香醋,鲜姜,香喷喷的螃蟹,白汁笋尖,锅油鸡,天上月光,盘上月饼,贾雨村拿起一杯倒好的女儿红,一扬脖。
“太太说,请先生和牧小爷过去吃酒。”
贾牧一脸的惊讶,心里倒也欢喜。
恭恭敬敬作了两个揖,贾牧终于见到了林黛玉,清清爽爽的一个小姑娘,眼睛极灵动,梅花披肩,穿着一条红色的百褶裙。
“舅舅。”
啊,贾牧感觉和林黛玉平白生了一层厚障壁,有些头疼。
贾敏笑道:“来啊,给你侄女讲讲这法海的故事。”
“法海是啥事情?”
贾敏眯着眼睛:“你怎么会写诗,怎么不知道法海呢?”
“这半年书读得昏头,老实记不得了。”
几人大笑,贾敏道:“那我讲讲。”
林黛玉道:“今晚城里有灯会儿,要不去那边看看吧。”
“好呀,弗过妈妈吃酒走不动路了,你叫舅舅陪陪你。”
林黛玉不响,贾敏道:“我这孩子讲不来话,你陪陪她吧。”这半年她看贾牧实在是个正经的人,这才有些放心。
林黛玉心里窃喜,总在家里太闷了,她怎么会想到给贾敏看病的郎中此时就在外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