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拯救大明朝:我能与崇祯交换身体> 第3章 最要紧的是弄钱(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章 最要紧的是弄钱(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甚至刚放出风去,明天这批文官就会新扶持一个新皇登基。

  ……

  第二个问题:要不要迁都?

  关于这个问题,后世有太多的讨论,很多人说,如果当初崇祯召集群臣、将士们南下,名正言顺,情况怎么也比南明要好,是最靠谱的办法。

  可如果真的南迁,可以改变大明的命运?

  想了半晌,朱长淦勾去了这个问题,

  因为那里盘踞是发展了数百年的勋贵、士绅集团,那里是东林党大本营,那里蹲着数不清的是神,那里有遍地的军阀。

  真的以为自己过去了,大家就会把你当皇帝了。

  自己在北京的时候都说话不管用,更别说到了南京,恐怕连在北京的情况都不如,到那时候,满清入关,大明朝如南明一样,多苟延残喘几天,又有什么意义?

  而且迁都过去,动的是文官集团的利益,这么多勋贵、官员、宦官,都得占一点,南边就那么多,早就分好了,你去分人家的,人家让你分?

  指不定,还没有迁都,半路上又他娘落水了。

  ……

  朱长淦写下来第三个问题,这次只写了一个字,“钱”

  “大伴,你进来一下。”

  王承恩闻言,快速的走了进来,“皇爷,您有什么吩咐?”

  “朕的内帑还有多少钱?”

  “皇爷,您昨儿个才刚问过,三千六百两。”

  “才三千……”朱长淦嘴角直抽抽,“行,你先出去吧。”

  《甲申纪事》说李自成在败退陕西的时候,押送了崇祯内帑三千多万两白银,这特么连个零头都没有。

  如果把崇祯在朝堂之上说话不算数比作癌症的话,大明的财政崩了,就是大血管迸裂。

  一个处理不好,大明朝直接就嘎过去了。

  钱从哪儿来呢?

  从勋贵手里?官员手里?太监手里?还是士绅手里?

  崇祯不是没想过从勋贵手里借钱,捐钱,可几十万两银子拿的都费劲,比杀了他们都难。

  从百姓手里?

  【三饷】之中,辽饷和剿饷已经征收,好在最严苛的练饷还没有开始征。

  老百姓的钱就好拿的?

  要是好拿的话,又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农民起义,到处封烟?

  老百姓收上来的粮食都养活不住自己,还有额外缴纳三饷,那就只能造反了,几年之后,李自成裹挟百万流民入京就是最好的明证。

  那从山西的那八大“皇商”手里呢?

  这些叛国走私,唯利是图,只有自己的家,没有大家的卖国贼,直接抄家灭族,总可以弄个几百万两银子吧?

  能是能,

  但满清必然会以此为借口,再次发动对大明的袭击,而且他们走私这么多年,如果准备不充分,未必能抄到那么多家产。

  再有,朝中与“八大皇商”勾结者甚多,要不然他们这么多年如此安然无恙的往满清那边做军需生意?要是没有朝中的官员和在外的武将帮衬,根本做不到。

  动这八大家,与动朝中的这些勋贵、官员一样,有可能钱还没有到手,自己已经落水了。

  再说,即便弄了之后,自己落水侥幸没死,但这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不,

  别说弄个几百万两,哪怕是如李自成那样,直接将京都里面的官员杀个遍,弄7000万两银子,也解决不了问题。

  打个比喻,清朝签订辛丑条约,赔9.7亿两白银,那一年税收,岁入101,5600,000两白银,往前推几年,岁入基本上维持在八千万两白银。

  咱就按一亿两白银算,如果这9.7亿两白银,不用赔付,甚至将接下来三年的税收也提前预支给清朝,就可以完成拯救吗?

  不,救不了。

  烂到根上了,

  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执行力的问题。

  大明朝落到如今这地步,同样如此。

  一旦查抄,惹恼勋贵和那些官员,朝廷彻底停摆。

  “淦!”

  虽然有前世的一些历史记忆,但眼下大明的情况已经烂到了极致。

  想在崇祯朝后期挽救大明,真不是一般的难。

  但难,不是没有机会!

  容错率极低。

  “得稳,得准,得狠。”

  朱长淦将所有写过字的纸张撕碎,然后扔进水里面,冲着外面喊道:“王承恩”

  “皇爷,内臣在!”王承恩闻言连忙从外面推门而入。

  “给朕弄点吃的,另外……去把曹化淳给朕叫过来。”

  ……

  ps:【三饷】,明末为筹集抵御后金和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在田赋上的加派,即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项赋税的合称。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