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51章 孔(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51章 孔(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今天放着政务不处理跑到我这里,肯定是有事。”

  老朱见瞒不住,只能将自己的打算和担忧告诉了她。

  听说他要动孔家,马娘娘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不动不行吗?”

  老朱缓缓摇头,说道:“我也想过,动孔家代价太大了,大明蒸蒸日上实在不宜发生这么大的动荡。”

  “但他们千不该万不该,最不该阻挠新政推行。”

  “现在大明的保守派,就是以他们家为首。”

  衍圣公虽然不掌权,可地位高啊。

  尤其是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衍圣公就成了名义上的文官第一人。

  每年朝廷举行大朝会、祭天之类的活动,衍圣公都是文臣的代表。

  他们一句话,就能影响到万千读书人。

  当然,如果没有变革,衍圣公也就是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可是变革改变了一切。

  反对派需要一个领袖,再没有比孔家更合适的了。

  于是,围绕衍圣公,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个派系。

  这个派系,在保守派里都属于顽固派。

  一般的保守派,只是担心朝廷太激进,希望朝廷慢一点走。

  本质上还是希望国家变好的。

  以衍圣公为首的顽固派,是坚决反对新政。

  不分对错的反对。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法统。

  当然,维护法统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一家一户之私利。

  这股力量现在还不算特别强,但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的趋势。

  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忌惮。

  “陈景恪的《大同世界》都成书两年了,始终不敢外泄。”

  “虽然他嘴上说时机还不成熟,可咱知道,他是忌惮孔家。”

  一旦孔家站出来否认攻击他的学说,就算朝廷支持,想推行天下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最麻烦的,还是孔家和理学合流,那就真的难办了。

  有人或许要问了,孔家和理学不是一伙儿的吗?

  并不是。

  孔家很少表态支持某一派,因为没必要。

  不论哪一派上位,都要尊崇他们孔家,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

  更何况,万一支持的那一派倒台了,岂不是就尴尬了?

  所以,他们没必要表态。

  哪怕理学大兴,孔家也没有公开说理学是对的,其他学派是错的。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孔家坚定的站在了保守派这一边。

  一旦陈景恪的《大同世界》发表,双方合流是必然的。

  马娘娘自然也能想到这种后果,表情愈发的凝重。

  老朱继续说道:“之前标儿和咱说过此事,他希望用更温和的手段解决孔家问题。”

  “所以咱也在犹豫,要不要采用激烈手段。”

  马娘娘却摇头说道:“标儿……还是有些天真了,孔家的事情要么不解决,要么铁腕。”

  “想靠怀柔政策化解,几无可能……不,根本就不可能。”

  她的言外之意,就是支持用铁腕来对付孔家了。

  这让老朱开心不已,心中的担忧尽去。

  自家婆娘的脑子比咱聪明,她都支持咱的做法,那肯定是没错的。

  只见他脸上浮出笑容,说道:“还是妹子你果断啊。”

  “咱还是受到景恪的启发,才下定决心来硬的。”

  马娘娘好奇的道:“哦?景恪如何启发你的?”

  朱元璋说道:“景恪力排众议,要军队去赈灾时说过一句话。”

  “有些事情如果我们害怕危险不敢尝试,后人就算想做也没有能力了。”

  “咱就想,动孔家也是如此啊。”

  “现在大明的权势,依然牢牢掌握在勋贵手里。”

  “而勋贵大多都是泥腿子出身,和儒家孔家没有半文钱关系。”

  “再加上分封制,他们只会听咱的,不会听孔家和儒家的。”

  “就算是文官,很大一部分也是法家和算学出身。”

  法家出身的官吏和计官掌握着钱粮,底层出身的勋贵掌握着军队。

  军队和钱粮都掌握在朝廷手里。

  儒家出身的官员就算再不满再反抗,也不可能颠覆大明。

  大不了就血洗一遍。

  当年蒙元都能让儒家跪下,他朱元璋也能。

  “但随着勋贵集团被分化瓦解,以后儒家出身的官员会越来越多,甚至军方都会充斥着他们的人。”

  “到那个时候,就算皇帝都拿儒家和孔家没有丝毫办法了。”

  “咱不能将这个隐患留给后人。”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