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0章 徐允恭的见闻(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90章 徐允恭的见闻(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将工作交接好,徐允恭踏上了返回洛阳的道路。

  辽东(黑)还是太荒凉了,普遍都是原始状态,很远才有一个村镇。

  这也导致秩序比较混乱,走个十里八里就能遇到一伙儿收保护费的路霸。

  得知徐允恭的身份,他们也只是客客气气的把人送走,没有丝毫的害怕。

  而徐允恭也没有试图将他们送官之类的。

  这些路霸是收了保护费,但也确实维护了这一段路的安全。

  说的难听点,没有他们的存在,这一块儿出了事儿,衙门都不知道找谁来负责。

  有了他们,出事儿了衙门可以直接找他们的麻烦。

  这就是辽东的普遍现状,人烟过于稀少,朝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有城池附近,人口密集开发的比较好,朝廷力量能管理的到,才没有这些人的生存空间。

  等进入辽西(吉)地界,情况就好了许多。

  几条主干道贯通全省主要府县,交通比辽东好了太多。

  人口也稠密了许多,村镇的密度远高于辽东。

  村镇周围都是整整齐齐的田地,时不时的还能看到几块稻田。

  徐允恭知道,这些都是试验田。

  将生长周期短的占城稻和江南稻,与东北的渤海稻杂交。

  尝试培育出生长周期短、口感好、产量高的新稻种。

  这个项目是当年刚拿下辽东的时候,陈景恪弄的,这些年他也一直都在关注。

  知道是自家兄弟弄的,徐允恭自然多留了一份心,就先去稻田里看了看。

  只不过这会儿还没到插秧的时间,什么都没看到。

  他又特意跑到当地的研究室打探情况。

  得知是代表陈景恪过来的,研究室的老农非常热情,拉着他参观了育苗室。

  还给他讲了经验成果。

  经过五年的建设,稻种研究室也有了一套自己的经验流程。

  从选种到育苗,再到插秧、收获等等,都有详细的步骤。

  同时,整个东北地区的几家研究室,也加强了交流机制。

  比如,每到冬天都会聚在一起开会,互相交流经验。

  还会把自己培育出来比较优良的稻种互相交换。

  当然了,他们培育的杂交水稻,还是比较原始的自然杂交。

  和袁老他们的杂交水稻,在技术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产量也不是一個量级。

  唯一的好处就是,一旦培育成功稻种不会退化。

  可以自己留种一代代种植。

  宋朝的时候,就通过这种技术,把占城稻和江南原生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的稻种。

  南宋能以那么点土地,养活八千多万人,新稻种居功至伟。

  现在,陈景恪组建的这些实验室,采用的就是这种原始育种办法。

  如此几年下来,成果还是不错的,已经有了几种表现不错的稻种。

  产量最高的一种,种在黑土地上,精细化照顾,可达到亩产四百斤。

  普通种植,也能有三百斤左右的产量。

  (明清时期,水稻亩产达到了四百斤,是古代巅峰。)

  比起南方的水稻,这个产量都算是偏高了。

  不过南方最少一年两熟,而东北只能一年一熟,算总产量依然是不如南方。

  但对于东北本地来说,这个产量完全足够了。

  现在他们要做的,是从这几个稻种中,筛选出性状最稳定的。

  “到那个时候,咱们这苦寒之地,就能变成粮仓了。”

  听到这个消息,徐允恭非常兴奋。

  在辽东生活了这么久,他太清楚这里不稳定的原因了。

  不是因为部族众多,也不是因为苦寒,而是生产不出足够的粮食。

  这里部族多,但实力弱,真打起来不是大明的对手。

  他们的优势就是拖,将大明的后勤拖垮。

  只要大明能在这里建立稳定的据点,这些部族掀不起风浪。

  至于苦寒?

  东北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还有棉花,足够百姓有一套冬衣。

  且东北最不缺的就是林业资源,足够百姓的火炕燃烧一整个冬天。

  真要说过冬,北方的舒适是南方人想象不到的。

  当然了,前提是要有火炕之类的取暖设备。

  当年渤海国和高句丽,都能在这里建立稳定的秩序,难道汉人就不行了吗?

  可以说,这里的自然环境并不是阻碍。

  真正阻碍汉人在这里生存,建立稳定秩序的,是缺少一种适应当地又高产的粮食作物。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