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xs朱元璋确实很快就知道了那一番谈话,却并没有生气,而是找到朱雄英谈了许久。
没有人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只知道事后朱元璋下旨:
着太孙摄礼部、国子监、鸿胪寺事务……三衙官吏悉听调遣,不得有误。
这个任命相当突然,太孙才十五岁,且还未组建自己的班底,这时候就摄政务实在有点早了。
但随即大家就很平常的接受了这个认命。
朱雄英虽然很少露面,但之前南方除虫害、安抚蛮夷部落、上书摊丁入亩等政绩,实在太过于突出了。
属于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能力,获得了百官认可的。
且他还天然拥有军方和勋贵的支持,摄政务就显得很正常了。
当然,在百官看来,此举更多是让太孙观政,并不会做出什么改变。
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陛下和太子在为太孙铺路。
要知道,国子监掌管天下学政,礼部掌管科举,是培养后备人才的地方。
太孙统摄两衙门,可以更好的聚拢人才,为将来打基础。
如果放在别的朝代,他们肯定不会这么想。
那些皇帝防太子和防贼一样,怎么可能会让继承人掌管后备官吏选拔。
但大明朝不一样,任谁都能看得出来,皇帝和太子那真的是父慈子孝的典范。
皇帝生怕太子能力不够威望不足,天天给他加担子。
太孙的情况也类似,早早就开始崭露头角。
现在为太孙铺路虽然早了点,可也完全符合皇帝和太子的行事风格。
然后,就有很多官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好好表现。
此时入了太孙的眼,那就是潜邸旧臣,将来必获重用啊。
蓝玉等坚定的太孙党,自然也是非常高兴。
纷纷放话出去,谁敢阳奉阴违糊弄太孙,他们就和谁没完。
陈景恪却比一般人知道的更多,当他看到这条任命,就知道朱元璋妥协了。
都不用想就知道,定然是因为朱雄英。
在这种事情上,谁说话都不好使,只有朱雄英才能让朱元璋去冒险。
此时他无比庆幸,还好自己一开始就抓住了朱雄英。
这些年又悉心教导,让他成了材,现在总算是有了成果。
——
朱雄英上任后并没有直接就大动干戈,而先花时间全面了解了三衙的运作模式。
这让一众文臣更是喜上心头。
这是太孙谦恭礼贤下士的表现啊,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君主。
之后朱雄英并未插手礼部和国子监的事务,而是先对鸿胪寺下了手。
他带人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宗藩规则。
说是宗藩规则,实际上就是外交准则。
在这里他将外国划分为两类五种。
第一类是藩属国,第一种是亲王藩属国,第二种是异姓藩属国。
第二类是没有建立宗藩关系的国家和势力。
一种是盟友,二种中立国,三种敌对国。
每一类国家的使节,在大明享受的待遇都是不同的。
但不管是哪一类使节,都不再拥有任何特权。
虽然朝廷律法上没有规定要优待番邦使节,但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类似的情况。
番邦使节就是拥有种种特权,很多蛮夷部落也是如此。
朱雄英将这些潜规则统统废除,将一切都摆到了台面上。
对此武将集团自然是支持的,我们在军事上打败了对手,结果人家的使节还要受优待,凭什么?
文官集团也同样是支持的。
很多人以为文官对内强硬,对外软弱卑躬屈膝。
事实上这是误解,儒家是最反对这种政策的。
不少大儒都曾公开抨击过这种情况。
遇到中原王朝强势,皇帝又比较务实的时期,外国使节就几乎没什么特权。
如果皇帝比较好大喜功,那就没办法了。
比如杨广,为了炫耀隋朝强盛,竟然要在迎接外国使节的道路两旁挂满丝绸。
遇到中原王朝虚弱的时候,比如宋朝……那是没办法。
即便是宋朝,也不缺乏强硬的文臣武将。
反过来说,为何中原王朝对待外国使节的差异如此巨大呢?
答案很简单,缺少相关的规章制度。
无法可依的情况,一切只能按照上面的意思来。
上面不说话,下面的官吏又怎么敢得罪使节?
现在朱雄英改变了这种情况,直接制定了完善的律法。
以后接待外国使节,完全照章办事就行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