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00章 没那么简单(新年快乐!)(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00章 没那么简单(新年快乐!)(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其实说白了,还是百姓太穷,只能抱团取暖。”

  “既然享受了抱团的好处,那就要受到制约。”

  “所以,表面来看百姓一家一户是一个单位,实际上是以宗族为单位存在的。”

  “宗族内部分工是很明确的。”

  “比如谁来服徭役,谁来种地,就是宗族说了算。”

  “专门服徭役的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应役。”

  “他家的土地,由专门种地的人帮忙耕种。”

  “衙门不会管服役的到底是不是本人,只要人数对就可以了。”

  “如果开源计划能行的通,每一家每一户都能因此受益。”

  “就相当于是强化了家庭的力量。”

  “家庭能自给自足了,对宗族的依赖自然就减少了。”

  “甚至当他们的利益受损的时候,就敢于站出来反抗宗族。”

  “朝廷马上就要进行清查人口和土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百姓强调。”

  “他们是一家一户,土地是他们家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剥夺他们的土地。”

  “如果有人敢抢夺他们的土地,朝廷会替他们主持公道。”

  “甚至朝廷可以直接申明,不承认宗族之权,只承认一家一户之权。”

  “虽然眼下这条政令会被他们无视,可等将来我们的计划成功,家庭富裕起来。”

  “这条政令就会成为,套在宗族脖子上的缰绳。”

  朱元璋思索良久,才说道:“有点意思,不过开源计划能否行得通,还尚未可知。”

  “眼下不急,先将税法的事情说清楚吧。”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还有别的吗?”

  陈景恪自然知道事情急不来,也没有再多说,而是道:

  “有,如果施行一条鞭法,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地方衙门没有了经济来源。”

  众人立即反应了过来,确实如此啊。

  地方衙门也需要经费的,以往这些经费是哪来的?

  杂税。

  衙门修缮、物资采购、出差的差旅费等等,全都是从杂税里出的。

  正税归入国库,杂税归地方衙门。

  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都没有办法禁止杂税的原因。

  现在施行一条鞭法,所有的税统一征收,然后归入国库。

  那地方衙门就一文钱都没有了。

  总不能让官吏用自己的俸禄,来倒贴给衙门当经费吧?

  就算海瑞穿越过来,若不想衙门关闭,都要征收杂税。

  朱元璋也不禁有些头大,麻烦,改革实在太麻烦了啊。

  然后不禁有些庆幸,还好有陈景恪帮忙出主意。

  否则自己一辈子都搞不来这些东西。

  朱标也眉头紧锁,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

  “是否可以采用唐制,按照比例一部分交解国库,一部分地方衙门自留。”

  得到提醒,朱元璋也想起了此事,说道:

  “唐朝时期的赋税,一部分交解国库,一部分地方衙门自留,一部分送到就近的军队充当军粮。”

  “我记得好像是从宋朝开始,才将所有正税全部交解国库。”

  “地方衙门想要经费,只能靠加收各种杂税。”

  “大明是否可以恢复此制?”

  最后一句话,是问陈景恪的。

  陈景恪心道,你们都会抢答了,我还能说啥?

  “我也以为此法可行,允许各州县截留一部分税款,充作办公经费。”

  “只是军需粮草这个,切不可直接由地方转送。”

  “必须要先入国库,再由国库调拨给军队。”

  众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吃谁的饭归谁管。

  地方直接给军队提供粮草,看起来是省事儿了,却留下了致命的隐患。

  军队到底是听中央的,还是听给他们粮食的州县的?

  如果军队和州县勾结呢?

  那就是地方做大,形成事实上的割据势力。

  所以,军粮必须由朝廷统一分配。

  朱元璋欣喜的道:“好,那就这么办了。”

  “至于州县各截留多少合适,标儿你要好好调查清楚。”

  “还有经费的使用情况,也要有详细的账簿。”

  “每年押送税金入京时,将账簿一并带来。”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截留的部分就是默认给官吏们的红利。

  所谓账簿,这玩意儿太容易伪造了,保证查不出任何问题。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比让官吏开征杂税要好的多。

  至少截留多少钱,是明面上的帐。

  真要允许他们征杂税创收,那才是最致命的。

  再好的税制,用不了几年就会被破坏殆尽。

  祝大家2024新年快乐!!!

  顺便,今天过节,要陪家人。

  请大家允许我请一下假。

  不敢多请,就一章的假。

  拜谢。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