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季汉大司马> 第655章调整四州(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655章调整四州(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公元226年,春,洛阳。

  自曹丕去世,曹叡登基近有两年。在这两年时间内,在曹叡的治理下,曹魏内部环境趋向安稳。加上无自然灾害,去年曹魏诸州郡农业大丰收,算是让曹叡乐呵几天。

  但在内部渐稳之余,曹叡却为边境的轲比能而头大。

  自轲比能与大汉签订盟约之后,其在邓芝的帮衬下,开始着手破坏以曹魏为主体的反轲比能联盟。

  反轲比能联盟,即牵招、田豫根据北疆形势,将轲比能敌对的势力通过外交手段联合起来,其中包括步度根、蒲头、泄归泥、雁门乌桓王同等。

  他们其个体兵力虽不如轲比能多,但诸部联合起来,加上曹魏居中组织,其兵力不比轲比能少太多。仅是因人口势力分散,不如轲比能强盛而已。

  在邓芝了解漠南形势之后,他向轲比能提出瓦解联盟的军事方针,而非单纯使用战争手段。

  一番斟酌思考下来,邓芝建议轲比能向势力最弱的步度根结亲,许诺封以草场,而后用高位待之。

  之所以邓芝建议轲比能诱叛步度根,除了步度根所部仅万余户,势力不算强大外。更重要的是,步度根与泄归泥关系亲厚。

  泄归泥,父为扶罗韩。扶罗韩为步度根中兄,魁头为步度根长兄,故为步度根与泄归泥为叔侄关系。之前泄归泥反叛轲比能,则就是步度根一手所劝。

  至于步度根与檀石槐有何关系?

  步度根为檀石槐的孙子,其长兄魁头为鲜卑第三任单于。首任单于檀石槐去世,次任单于为和连。和连在南征北地郡时,被郡民用弓弩射死。因和连儿子骞曼年幼,故选和连兄长长子魁头为单于。

  但随着骞曼长大,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单于之位,通过父亲所留的兵马,与魁头起兵争国。骞曼虽最终杀死魁头,但扶罗韩、步度根联合,再次反杀了骞曼。

  因长期内斗问题,鲜卑最终走向分裂。西部鲜卑因属于和连、骞曼一系,与中、东二部鲜卑不合,叛离了鲜卑。

  之后,轲比能所部崛起,在代郡乌桓时,趁机杀了扶罗韩,兼并其部众,扶持其子泄归泥上位。至此之后,轲比能开始在漠南崛起。

  今邓芝仔细分析了错综复杂的鲜卑各部关系之后,邓芝以为步度根既能归魏,亦能重降草原。泄归泥之前降魏,当下也有可以重降轲比能。

  故邓芝为轲比能制定分化联盟的计策,即先拉拢步度根为己用,而后寻机重新策反泄归泥,之后则能通过武力解决鲜卑各部。此方案一出,立即得到轲比能的赞同。

  在陆逊突袭陇右的期间内,轲比能派人暗通步度根。以同为鲜卑为引子,表示愿与步度根结亲,并表示愿将西部大人这一职位交与他。

  步度根犹豫几许,终在轲比能的反复劝说下,决意率部迁回草原。

  曹魏得知步度根率部回迁,并州刺史当即派苏尚、董弼二将追杀步度根所部。魏军在雁门郡的楼烦追上步度根,不料遇见率兵南下的轲比能,双方在楼烦展开大战,苏尚、董弼二将阵亡,魏兵几近覆没。

  苏、董二将战死之后,轲比能趁势而进,率兵劫掠并州,杀害兵吏。直到牵招、田豫联合雁门乌桓,扬言欲袭成乐,轲比能才收敛兵马,率部回归漠南。

  实际上,并州刺史毕轨出兵追击步度根之行为,曹叡并不认可。在曹叡得知毕轨出兵之后,便向左右侍从表示,步度根、轲比能二人不会真正的联合起来,今率兵追击,反而会让二人愈发团结。

  故曹叡紧急下诏,欲阻止毕轨出兵。然诏令至太原时,苏尚、董弼二军已是覆没。轲比能、步度根联合起来,劫掠并州诸县,魏之北疆为之震动。

  洛阳行宫,议殿。

  魏天子曹叡高坐明堂,魏群臣文武跪坐席上,商谈魏国军政大事。

  陈群手持笏板,上疏说道:“陛下,轲比能杀害阎太守,而后与水贼联合。今再与步度根结亲,抄掠并州诸郡,覆没边军。北疆震动不平,当下不可再绥合轲比能,还需主动用兵,以威慑漠南胡虏!”

  “陈司徒,鲜卑胡虏不可小觑。轲比能有骑十万,盘踞河套诸郡。今仓促出兵,且不言粮道漫长。胡人迁徙无常,如若劳师远追,恐会被胡虏所败。季汉之末,三万精骑出塞覆没之事,不可不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