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季汉大司马> 第553章汉之所以兴(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53章汉之所以兴(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自襄樊之战后,吕蒙治襄樊以来,聚拢百姓于汉南,凭借襄阳出色自然条件,以及刘表时期所留的水利设施,襄阳逐渐复兴起来。虽说远不及巅峰时期的民二十余万,但却聚有数万百姓。

  襄阳生机勃勃之景,让姜维不禁想起关中的京兆。

  京兆地区在尹守颜斐的治理下,道路通达,田畴大耕,吏不烦民,民不求吏。人民一时富庶,风化大兴。

  他早期之所以倾向曹魏,除了曹魏居中原外,更多是受尹守颜斐的影响。他认为这么好的官吏,其君上必然圣明。

  经此番东谒曹丕之旅,让姜维对曹丕多有失望。曹魏中不少官吏才干出众,但曹丕却说不上英明神武。尤其自他登基以来,似乎一直在折腾魏国。

  今才初至吴楚的边境,姜维便复见生机盎然之景,对比此番使魏的前后,对大汉有了更多的期待。

  为了得到武汉的批准后,陇右使团在襄阳呆了两日,方才被批准南下武汉。

  在汉军水师的护送下,姜冏父子乘舟泛汉水而下,迢迢汉水,途有千里。再经历四五日的航行,终至南汉的京师武汉。

  其间途径夏口水寨,姜维生长陇右,从未见过滔滔东逝的江水。望着数以百计遍布长江的舟舸,顿时感慨不已,大呼惊奇。

  在汉吏的引导下,使团入武汉驿站暂居,简单教授了下礼节,并言明日入宫觐见陛下。

  对南汉极高的办事效率,姜冏父子顿感惊讶。要知道他们在洛阳呆了五六日,才得到曹丕的召见。

  是日,闲不下来的姜维推着姜冏出驿站,几人乘马游逛武汉市野,暗访民生吏治。

  武汉前身是为鄂县,在刘备迁治鄂县之前,全县百姓仅不到两万人。

  随着刘备迁治鄂县,更名武汉开始,经潘浚、法正、桓阶、司马芝四任武汉尹的治理,加上陆续迁来的高官大族,以及民卒家眷,骤然大兴。人口有二、三十万,已不下东都洛阳。

  且因位处楚尾吴首,各地商贾云集。北有高土羌货,南有交岭珍珠,东有吴越珍品,西有巴蜀丝绸。天下之物,几乎是应有尽有。

  如曹丕喜食糖,怕刘备不卖,暗遣使者南至武汉,替他购买糖品。刘备得知此事后,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市面上多出走私糖品的商贾,专门在弋阳山区售卖糖品,点名要用战马来换。

  为了满足曹丕吃糖,魏人不惜用战马去换。一来二去,大汉通过这个渠道,赚了四、五百匹战马。随着这件事逐渐在汉庭传来,不少知情人为之而笑。

  当然不仅是曹丕爱喜糖,在调味品稀少的年代,不少南汉高官上卿同是热衷糖品,其中还有霍峻。但因产量稀少之故,糖品价格居高不下,且越炒越高。

  其间,糜竺通过商业手段,抓住机会,通过抄糖品,一进一出,小赚了一笔;霍峻与蒋济、王粲合伙,派人到交州购买山地,聘请蛮夷种植甘蔗赚钱。

  时任交州刺史的吕岱,看到糖品丰厚的前景,为了赚这笔钱。有样学样,教授交岭蛮夷种甘蔗,官府垄断经营,然后制作为糖品,售卖到武汉,赚了不少钱。

  去年,吕岱向尚书台述职时,汇报了甘蔗糖品收入。

  诸葛亮得知后,决定让中枢与交州合力,在番禺(广州)设官营糖坊,从中赚取生产糖品的钱,不参与售卖,也不参与种植甘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