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季汉大司马> 第363章立嗣之争(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63章立嗣之争(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祁山堡?”

  曹操不由看向曹植,惊讶问道:“子建为何以为祁山堡可御南贼?”

  曹植脸不红,心不跳,说道:“从益州出蜀,大道唯祁山及秦岭诸道,故阻敌于祁山道,则可让敌寇不得进犯陇西。”

  “武都、阴平之后,若欲再设城郭,纵观祁山道一二百里,唯祁山堡可以据敌于山道间。”

  “祁山堡立于平川之上凸起山峰,高数十丈,坐落汉水北岸,周围里许,四面如削,高峻奇拔。于祁山设营堡,唯西南有门可入城堡,再沿盘折小径,迂回曲转上至山巅。”

  “山上可屯扎数千人,土地辽阔,有水可汲,有田可耕。其下悬崖绝壁,峭峙孤险。南贼迎兵进犯,纵数万人亦难攻克山堡。祁山不克,南贼粮道危险,此将不足为忧。”

  看着巾帛上的内容,曹操点头赞扬,说道:“祁山堡,子建与孤所思吻合,驻兵守备之言可谓真知灼见。”

  在曹操陇右的防守方案中,马超驻屯武都,为前哨兵马;若马超不敌,则可退至祁山堡据敌。

  祁山堡固守住,犹如卡在南贼喉咙中的一枚钉子。南贼想绕过祁山堡垒,兵取陇右,粮道则是易受威胁。如此布置,依靠祁山道近千里的绵延,足以将南贼的后勤压垮。

  西靠祁山,中依襄樊,东固寿春。

  这是曹操御敌之策,然不得不说曹操军略布置的杰出。

  且不说今时位面如何,在历史上孙权终生连合肥都没跨过去,寿春城的影子更是没见到过;葛公二出祁山,虽有取胜战果,但始终也被祁山堡卡住,没拿下来。

  那这封祁山堡建议书,出自曹植之手吗?

  当然不是,能如此通晓陇右军情之人,唯有杨修、司马懿等寥寥数人。能给曹植出如此建议之人,除了杨修也无他人了。

  “多谢父王夸奖!”

  见曹植站在那,神情潇洒自如,让曹操愈发喜欢。

  将巾帛放下,曹操问道:“子建可知刘备帐下王粲否?”

  “儿臣颇有耳闻!”曹植答道。

  “善!”

  曹操从案几上抽出一份公告,气愤说道:“刘备小儿,得知为父进位魏王,命王粲写文驳斥,辱骂我曹氏一族,今岂能忍之。”

  “子建才华非凡,孤欲让你书诏一份,反驳其文,布露天下,言刘备有不臣之心,蓄意谋反。”

  曹植接过书信,浏览全文上下,笑道:“父王勿忧,儿臣已有应对之语。今夜书写润色,明日即可将文书上呈至父王案几之上。”

  “彩!”

  曹操停下脚步,笑道:“刘备织席贩履,戎马一生,终是老革。岂能与我曹氏论家学深浅!”

  “儿臣暂且告退!”

  “善!”

  望着曹植的背影,曹操捋须而笑,笑声中带着自豪、温馨及那欣慰之情。

  不得不让曹操开心,论才学上曹丕、曹植二人皆有文采,而这文才可是真才实学,而非外人吹捧所得。

  “军国政论宜当多多考问啊!”

  时至夜幕,杨修得知今日之事,暗中前来拜见曹植。

  书房内,曹植衣着随意,举止洒脱,亲为年长自己十余岁的杨修斟酒。

  “今日魏王得见公子谈及何事?”杨修持樽以示感谢,问道。

  曹植将酒勺放到酒翁中,笑道:“今父王考问某陇西军务,多幸德祖提点,言及祁山堡之关键。植按此而书,献于父王。父王大悦,对我多有夸赞。”

  杨修捋着胡须,问道:“除此之外,可有言及他事?”

  曹植恍然大悟,指了指案几上的巾帛,说道:“父王称王,刘备命王粲书檄文,露布天下,责骂我父。父王大怒,让植书文,以为驳斥刘备,并言其不轨之心。”

  “书写檄文之事,对公子而言,当是轻而易举。”

  捋着胡须,杨修皱眉说道:“大王可以向公子提起立嗣之事?”

  曹植屈膝而坐,持樽饮酒,笑道:“今父王仍在,上有长兄,何出此问乎?”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