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奈何她腰缠万贯> 第275章 行贿百来两(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75章 行贿百来两(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李必树跟颜汐说新野有其他进项,就是贩私盐。

  他说完之后,就偷眼看颜汐的脸色,发现颜汐居然连脸色都未变,不由心中暗自纳罕,这丫头真是胆大包天啊,贩私盐被抓到可是杀头的大罪,她竟然连眼都未多眨一下?

  其实,这真是李必树误会了。

  颜汐听到贩私盐,压根没反应过来。还是想了想,才明白贩私盐应该就是自己所理解的意思。

  从古至今,朝廷都是“官山海”,也就是说山海所产全都归朝廷所有。而山海所产中,盐就是重要的一项。

  盐由官府专卖,民间不得私自交易。食盐是民生所需,卖盐收入可是朝廷最重要的钱袋子之一。而且,这项收入寓税于价,百姓避免不了被征税,又感觉不到被征税。

  朝廷设立盐铁司,就是专门掌管盐铁买卖之事的。当然,盐铁司也不可能全国各地自己跑去做买卖经商,会向一些皇商、官商发放盐引,算是指定专卖的意思。

  拿到盐引的大商人,赚得盆满钵满,说是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要拿到盐引,自然得有门路。而辽州这儿,因为一直是安王的封地,天启帝对于这边的管束更加严格,这儿的盐引据说本地商人削尖了脑袋都拿不到,都是发给澄州甚至京城的商人。

  李必树所说的贩私盐,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辽州这儿的商人自己组织商队,从盐场弄出盐来,再运输到北地、西北等各处买卖赚钱。

  卫国的食盐除了少数几个地方有井盐外,主要的大盐场都靠海,利用高温晒盐的方式从海水中提取。南边因为天气炎热,除了最冷的冬三月,其他时候都能产盐。而北方的盐场,一年也就半年多点产盐。

  北地的食盐主要靠辽州这边的盐场供应。新野近海,原本有三处盐场。后来关停之后,只剩下一座盐场了。县内所有食盐买卖更加集中,这贩私盐的利润也就更大了。而要从盐场将盐运出去,新野县是必经之地。

  “那要是其他地方官兵阻拦呢?”

  “小姐,咱们只管新野境内保他们太平就是。再说,这事可不是咱们一个小县能管的,辽州上上下下,谁知道有多少人指着这个进项啊。”李必树隐晦地暗示。

  颜汐看了他一眼,“等我二郎哥回来,李县丞跟他谈谈,若是真是好生意,我自然感激。不过,在商言商,钱没到手,我觉得谁都不可信。”

  颜汐说完,转身走了。

  李必树长吁了一口气,李氏看颜汐走了,凑到他边上问道,“老爷,你说她信了吗?”

  “贩私盐本就是暴利,她没道理不信。算了,王爷的大业如今在紧要关头,他们要真的只是贪点小钱,我觉得王爷八成会给的。”

  李必树正是为安王效力的人之一。

  辽州是安王的封地,而新野的盐场,如今是安王的钱袋子之一。

  安王想要成事,钱是少不了的。养兵买马,笼络人才,哪一样不要钱?辽州这儿靠近北戎,地广人稀,进项实在不多。冒险与北戎人做生意,走私一二,能赚到点;可这些哪有盐场的收益长远稳定?

  安王苦心经营了多年,这几年才算完全将新野盐场的收益抓到手里。

  他也没骗颜汐,新野县内指着盐场发财的人的确不少,刘衡只要有本事有胆量,也可以分上一口汤。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