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刘衡这个状元比,榜眼苏志昌和探花张珣的日子好过很多,这两人担任翰林院编修,也在国史馆里窝着。
但是,这两人的人缘还不错,经常跑到庶常馆、起居注馆等处,跟人闲聊。
整个翰林院里,国史馆日常无人的时候,也就这两个同年与刘衡还算会多攀谈几句。
这日,张珣回来说起一个消息,原来是他们今年的一位同年二甲进士黄凤麟,被徐家看中,要招为女婿了。
这黄凤麟只是二甲出身,如今在翰林院做庶吉士,居然会被徐首辅看中打算选为孙女婿,这可是大造化啊。因为这件事,一时之间,宛如死水的翰林院里到处都是三三两两的议论。
就像颜汐说的,翰林是清贵,天下读书人无不想入翰林院。可真正做了翰林,才知道翰林的尴尬之处。
这尴尬就在于,翰林远大的前程在将来,现实的困顿却在眼前。本来就是清闲差事,俸禄不多,加上不是什么紧要实权官职,冰敬炭敬各种敬一律俱无。在京城这地方,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开门样样都得要银子。为了官场交际,还得时不时送礼、吃饭、喝酒、会文……他们那点俸禄哪里够花,可能吃顿肉都得算计着来。
这些进士们,初入翰林院时都是踌躇满志,以为做了翰林就走上人生坦途,从此后青云直上。结果被现实一打击,那种痛苦难熬,真是自己才能体会了。
这种拮据,刘衡是没有体会到的。
一来有颜汐这个准贤内助。颜汐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家中银钱充裕。家里虽然不能和富贵人家相比,但也是不愁吃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二来刘衡从来不是死读书不知变通的人。他发现俸禄少没钱了,还知道找点帮人代笔之类的收入,就靠他自己那点副业收入,日子也能比其他翰林们过得好。他也不打肿脸充胖子,反正也没多少人找他交际。
不过苏志昌说的痛苦,他能明白。就像苏张两人,至今家眷都没敢接到京里来团聚,就是因为京城租房太贵,一时找不到合适又便宜的房子;开销又大,日常自己吃喝都吃紧,一家子都来,只怕日子都过不下去。
而且,他在国史馆里看了不少前人事迹,知道翰林院的前程远大,也是要分人的。做事先得做人,要是混得不行,一辈子冷板凳坐穿的先例多的是。
在这种苦熬中,听到有人可能要风光发达了,大家总是特别津津乐道。
这种津津乐道,自然是带着些眼红的。
张珣也跟着点头,“黄凤麟之前因为家贫,耽搁了娶妻。没想到如今倒有大造化了。”这话听着太酸了。
苏志昌看着刘衡叹息道,“那黄凤麟的才学,也不过尔尔,这要是跟刘修撰你比起来,那是差远了。”脸也差了点,可惜这刘衡早就得罪了徐首辅,压根就没有机会了。
刘衡笑了一声,“我已经有未婚妻了,是家母当年定下的。”
刘衡定亲的事,翰林院里的人都知道了,他那未婚妻只是个农家女的身份,听说还是被刘家买回来的呢。不过,想到刘衡那未婚妻为他鸣冤面圣的胆量,倒是没人说颜汐不好。
“这倒是,刘修撰也是好福气,您那未婚妻对您情深义重。”苏志昌感佩地说了一句,不管怎么样,生死相随的情分,还是让人羡慕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