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62章 章惇求对(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62章 章惇求对(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就和胶革、皮筋一般。

  也不对!

  司马光想起了昨日晚上,他听范祖禹说的一个事情。

  韩绛得知了事情后,就开始想起来了。

  “昭庆坊吧,儿听说那边房子不少!”

  麦冬的滋味,混杂着淡淡的党参清香,少许蜂蜜调味,加上特殊的烹煮手法,使其喝起来格外舒服。

  两宫之所以清楚这些,是因为大宋的内廷机构之一绫锦院、内锦院最初都在昭庆坊。

  这也是一个长期饭票。

  他知道的,一石石炭要取暖还要做饭。

  章惇就以其在这方面的权威给韩绛背书。

  若是熬成硝,价格据说会翻倍的涨。

  正这样想着,他的儿子司马康,就兴冲冲的来到他面前,拜道:“大人……天子遣使来也……”

  司马光被圣旨赐第的事情,立刻就在都堂和中书传开了。

  一般一石普通的硝土,也能卖不少钱。

  难道让宰执租房?

  那搞不好,就又会出现堂堂宰相,为了个宅邸就抢着娶寡妇的事情了。

  说他们三个结党!

  韩党、吕党、章党,都有人说。

  两人对视一笑,都明白了彼此如今在想的事情。

  把自耕农逼得连地都不要了。

  “今天天马坊的石炭,就已经是一百八十钱一石了!”

  司马光听完,面朝福宁殿再拜谢恩:“官家隆恩,老臣感激涕零!”

  最怕的是遇到那种官员自己贪,下面的人更贪的例子。

  毕竟,汴京城像样一点的宅邸的价格,哪怕两宫也清楚,哪怕以宰执大臣正常的俸禄,也是绝对买不起的。

  问题是,除了致仕宰执,谁肯要天子赐肩舆?

  而且,以韩绛对司马光的了解,他很清楚,司马光就算是死,也不会让人抬着他去上朝的——以人为畜,非君子所为!

  所以啊……

  “两百三十五钱一石,洒家一石只赚三十五钱,很便宜了,要不汝之去城外天马坊买……”

  官家依然在命开封府,从民间征购麻袋。

  当年,此事发生后,听说连辽人都在偷偷看笑话。

  但事实却是——真正按照青苗法条例做事的官员少之又少,能将胥吏们驯的服服帖帖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赵煦和她也算熟了,便与她点头道:“多谢熏娘!”

  赵煦喝了大半,就将茶盏放下来,然后悠悠道:“太母、母后,我听说司马公昨日入京了?”

  太宗朝的名士种放旧宅就在昭庆坊。

  这就将大批农民,逼到绝境。

  这也是王安石的很多法令的糟糕之处。

  昭庆坊,虽然是很多士大夫大臣,都喜欢的地方。

  种氏子弟,都会在汴京城渡过他们的少年和青年,然后前往西北沿边,接过父祖衣钵。

  但这份心,却让司马光备受振奋。

  “嗯!”太皇太后轻哼了一声。

  虽说没有立刻传召独对的旨意。

  “官家圣意,究竟为何?”

  特别是役法调整之后,开始对青苗法进行检讨。

  偏生每次都能从这些人嘴里撬出不少东西。

  一个普通四口之家,要不了半个月就会烧完。

  一石十斗,为百二十斤。

  于是,向太后便问道:“六哥想给司马公赐第何处?”

  很多地方,欺负百姓不识字,把两成利息变成四成——夏税收一次,秋税再收一次,可不就是四成了?

  至于多收的那些钱去哪里了?

  便听着对方道:“好叫相公知晓,昨日大家听了相公入京的消息后,便已吩咐要赐第,以显国朝褒扬儒臣,优容元老之制……”

  太皇太后虽然有些不大乐意,可,官家都提了要求了,她若拒绝,传出去也不好听。

  “赐第昭庆坊?”

  另外,官家还让开封府大量征购硝土。

  所以,章惇知道他主动去问刑恕,恐怕非但问不出什么东西,搞不好回头刑恕会卖了他章子厚——章惇窥伺圣心!

  这个罪名,可不是好担的。

  但,这还算是好的。

  “要不……请对?”

  大宋如今那里还能被人这样笑话?

  而种放终生未婚,没有子女,所以其财产就留给了他的侄子种世衡。

  后者道了个万福,就主动退避到一旁了。

  换而言之,一个月一个普通家庭取暖费就是四百甚至更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