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大军还没动,你英国人搁这问什么?闲的发慌是吧。
不过嘛,对于英国人的三个请求,想是这么想,说肯定不能这么说。
外交辞令,讲究的就是废话连篇,实际上中心就一个。
比如塞大帝授意哈吉帕夏写的两封回信。
“作为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大维齐尔,我,哈吉帕夏,尊重英格兰国王乔治陛下与首相威廉-皮特的意见。
但是,关于帝国境内东正教徒的保护权问题,我们奥斯曼方的立场是一贯的,也是非常明确的。
东正教徒是奥斯曼帝国的子民,东正教徒问题纯属奥斯曼帝国内政,不容外部势力干涉。
奥斯曼方此前已就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种种妄言,向俄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我们奉劝俄方一些人不要打“东正教徒牌”,不要抱薪玩火,否则只会引火烧身、自食其果。
一切同奥斯曼帝国大势相对抗的错误行径都如同蚍蜉撼树,注定失败。
当然,奥斯曼方对帝国境内东正教徒对外交往问题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奥斯曼方对外国与东正教徒进行民间经贸文化往来不持异议,但反对发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
东正教徒同样是苏丹的子民,任何打着解放东正教徒,解救斯拉夫人幌子的境外势力的反动言论,奥斯曼帝国绝不软弱。
当然,奥斯曼帝国同样欢迎英格兰王国站在和平与正义的一方,与我国一同谴责俄方的不当言论,避免诸如波兰一样的惨案再次发生。”
这一份是发给英国外交大臣的,至于另外一份嘛,则是给到英国首相皮特的。
“关于英方对于阿拉伯地区的担忧,奥斯曼方很高兴英格兰王国作为欧洲大国,注重地区安全与和平。
但阿拉伯地区是奥斯曼帝国内政问题,英方应该相信奥斯曼帝国有能力,有信心处理好这个问题。
奥斯曼方对英政策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我们致力于同英方实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同时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divcss="contentadv"奥斯曼方的对英政策始终保持高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奥斯曼方一贯主张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土英关系,同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奥斯曼帝国也明确一点,阿拉伯问题是奥斯曼帝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阿拉伯地区属于奥斯曼帝国是奥斯曼帝国对外交往的原则,是奥斯曼帝国与各国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
英方应该尊重阿拉伯地区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原则,恪守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奥斯曼方对阿拉伯地区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奥斯曼方愿通过协商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我们也希望英国切实遵重国家主权,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阿拉伯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看着眼前的这两篇回函,塞大帝一阵好笑,嘿嘿,也算是怀恋一下故国了。
打了个哈欠,塞大帝示意保罗去将回函交给哈吉帕夏,让他通过外交部长的渠道直接转给英国外交大臣与首相。
至于塞大帝自己吗?
那当然是有活动了,具体点就是植树活动。
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本来就是富裕之地,只不过奥斯曼帝国与萨法维波斯经年累月的拉锯外加贝都因人喜欢打草谷,让这块新月沃地已经荒废的不成样子了。
未来为了支撑奥斯曼帝国人口增长,光靠埃及那肯定不够,埃及确实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天选之地,但它同样也是工业化的天选之地,因为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首发。
至于靠巴尔干嘛,这种事以后再说,塞大帝现在也不放心,至少等个五十年吧。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伊拉克地区或者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修复就很有必要了。
早在公元前5000年,治水技术就已经被用于肥沃新月地带的早期国家。
而在尼罗河和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流域,由于两地泛滥平原不同的特点,发展出截然不同的方法。
在埃及,基于农业生产的国家最早在公元前5000年出现在尼罗河谷。
尼罗河洪水尤其适合农业。洪水来自东非季风雨来临时的埃塞俄比亚高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