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微笑道:“成梁兄莫急,钓鱼本来就要耐得住寂寞的,特别是要钓大鱼,对了,朝廷已经决定任命兵部尚书杨高杨大人担任辽东经略,率大军二十万增援辽东,成梁兄以为此战成败如何?”
张一栋哂然道:“我大晋立国八十余载,兵强马壮,小小金国不过疥癣之疾罢了,何足挂齿,而且杨尚书乃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此番率大军出关,必能踏平金国,生擒努尔哈赤和他座下的八大贝勒,捣毁其都城,断其国祚。”
贾环有些无语,牛吹大了吧,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要是如此没用,怎么可能灭了大明的?
每一个王朝都有不同的死法,但每一位开邦立国的君主,必有其共通之处,无一不是雄才大略的人杰,朱元璋如是,努尔哈赤也如是。
当然,在这个红楼世界当中没有大明,而大晋目前也正处于国力鼎盛的状态,跟腐朽衰败的晚明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那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还有机会进取中原,取大晋而代之吗?
正所谓:人穷莫入众,言轻莫劝人。当自己说话没有份量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所以贾环默不作声,只是静静地听着林如海等人讨论,一边汲取其中的关键信息。
林如海和张一栋都是官场老手,而亢令城和李绅则是商海浮沉的老狐狸,彼此说话都很隐晦,但贾环听了一会,还是渐渐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朝廷要增加盐税收入,亢李二人不乐意,但又不敢明说,所以隐晦地讨价还价。
最后到底谈没谈妥,贾环也不清楚,反正最后在船上吃了一顿便宾主尽欢,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贾环跟着林如海回了一趟林府,后者把他带到书房,问了些关于举业的事情,然后林如海便命人抬出来三只大木箱,里面竟然装满了书稿。
林如海微笑道:“这些都是我当年参加科举时的书稿、笔记、以及一些读书的心得体会,环哥儿趁着守孝三年的这段时间认真研读,应该会有所裨益,通过乡试想必不难,嗯,以后若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来扬州找我。
贾环不由心中一暖,感激地深深一揖道:“多谢姑父大人的栽培,贾环感激不尽。”
林如海点了点头,坦然受了礼,勉励道:“你在贾府里的事情,玉儿在信中也大致跟我提及过。正所有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把书读好,将来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贾环心里暖洋洋的,这封家书捎得值了,看来林黛玉的本意并不是让自己捎家书,而是给自己捎了个前程啊,用心良苦,这份人情大了,当还!
“环儿谨记姑父大人的教诲。”贾环又是郑重一揖。
林如海微笑道:“你还有要事待办,姑父就不留伱了,去吧,这几箱书籍我会安排人送去明珠客栈,到了金陵安顿下来后,要好好读书,切莫虚度了光阴,荒废了年华,三年孝期满了,你再把这些书稿还我。”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