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
二虎的后背,早已湿漉漉一片。
……
北平府。
燕王宫。
一连等了数十日,还是没有听到任何消息。
朱棣都有些急了。
“郭卿,为何这么久了,朝堂上怎么还没有任何动静?甚至,就连那黄子澄,居然也还是东宫伴读?”
郭安则是一点也不急,“殿下,可能是陛下不想惩处那位太孙而已!”
听此,朱棣脸色微微变了变,随即便又是洒然一笑,“此事乃是父皇家事,咱整日净是在瞎操心!”
“郭卿,马上便是春耕之时。不知郭卿对今年咱北平府百姓种田之事,可有什么新的规划?”
郭安朝着朱棣微微拱了拱手,道:“殿下,虽然辣椒种子已经守不住,但微臣预测,今年新出来的辣椒,价格可能还会高上一些。
因此,在小麦、水稻与棉花基础上,能多种一些辣椒,还是多种一些为好!”
朱棣一愣,“辣椒价格还能这般高?”
郭安缓缓点头。
“应该还能高上一年。”
“甚好,我北平府的百姓们,又还能再赚一年钱财。如此,那便这般行事!”
“是,殿下!”
“还有,郭卿觉得北城剩下那片田地,可否拍卖了?”
“殿下,如今我等在北城的一众宅院都已建造完成。房建队也早已在北城饥接上数十个宅院活计。
想必,也可以开始拍卖了。”
“那就等春耕之后,开始拍卖!”
divcss="contentadv"“是,殿下!”
……
随着北平府一众百姓们越来越富,对于春耕,则是越来越重视。
上至燕王朱棣,布政使,下至平民百姓,都积极准备春耕。
耕具、种子、耕牛、青壮劳力,每一样,都有官吏亲自叮嘱落实。
甚至,就连那些商贾,在这一段时日,也都是消停了不少。
突然。
一则消息,传到了北平府。
整个北方士林,都充满怒火。
纷纷大呼不公!
朱棣,也是铁青着脸,咆哮着。
“他们怎么敢,整整五十一个进士,他们居然全部都是南方士子,这是真当咱好欺啊?”
“是啊,殿下,朝堂那些人本就一直不满于您,现如今为了打压燕王府,居然还想要断了我北方士子的科举之路,他们简直是丧心病狂!”
“尤其是那刘三吾,白信蹈等人,我等原以为他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儒,没想到其也是沽名钓誉之辈。”
“陛下如此信任于他们,为了一己之私,竟然这般辜负圣恩!”
一众北方的大儒与士绅,都齐齐跑在燕王府,神情激愤。
对于刘三吾、白信蹈等考官,更是怒骂不已。
要知道,那些能进京参加春闱的读书人,也都早已超出了读书人的范畴。
这些读书人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宗族,或是世家大族数十年的供养心血所在。
而现在,出现这种事,简直就是在断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希望,挖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根基。
在听到刘三吾之名后,朱棣的神色愈发阴沉。
“殿下,我北平府那几个小子虽然不是什么才华横溢之辈,但有书院的小课堂在,怎么可能中不了进士啊?”
“是啊,殿下,还有兖州府的韩克忠,王恕、焦胜等人,自幼聪慧,名传北方各府。
现如今,还都在咱北平书院求学过,腹中不知装了多少学识,居然中不了进士……”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