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四合院之客居的外乡人> 第二百八十八章:神秘的大队书记(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八十八章:神秘的大队书记(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我有时候真觉得农民兄弟苦啊,可有时候,要顾全大.....诶!”邓波像是打开了话匣子,直接就开始络绎不绝起来:

  “前几年我从南疆转业回家,做起了大队书记,我记得很清楚,离开的时候,把行李全部空出来,装了几只约克猪仔还有些航鸡仔带回来,因为这事,还和婆娘吵了几次架........

  “乡里有闲人说我沽名钓誉的,说我好好南疆的干部不当,特地带几个稀罕牲畜来‘作秀’,说我指不定过了几天就要打报告回去。

  “其实只有我自己才知道,千里迢迢从南疆带这么多家畜幼崽,就是为了看看能不能让这些幼崽繁衍起来。

  带领乡亲们吃上饱饭,穿件暖衣,让婆娘娃儿脸上多点笑脸,这也是我当初,跟着队伍出来时的想法。”

  他指着门外瓢泼的雨势,表情有些愤恨,又有些坚定:“眼看夏粮就要收获了,却遇到这么一回事......这贼老天啊!”

  “所以,水利这东西,我们邓家村砸锅卖铁都要修,要不然来个干旱,来個水灾,半年功夫就要白干.....人定胜天,我就不相信乡亲们的双手斗不过这水灾旱灾!”

  这几句话直接让在座的几人沉默起来,尤其是侯楚,他对工农业的发展,感触也算是深的,当然,是站在后世的观点,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他顺着邓波指着的方向看去,窗户外面,瓢泼大雨里,有很几个着蓑衣,戴着草帽的大叔正在检查着田里的水线。

  有的地势低的已经完全放弃,掘开的田埂正源源不断的往那里灌水。

  这是种无可奈何的取舍,与其全部损失,不如放弃一部分,以保存更多的收成,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智慧。

  刚才邓波所说的工农业发展问题,也是同理,实际上,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一直都在狠狠的补基础工业的课。

  可能工业方面落后太多,补了多了一点,可资源只有这么多的情况下,问题也逐渐凸显了起来:和刚才把多余的降水,引到地势低的田地上是一个道理,是种无可奈何又极其严酷的取舍。

  后来的结果也是好的,工业上稍微发展,有了些余力后,也开始大规模搞起了水利设施,也就是为让更多人填饱肚子。

  后世很多有名的农业水利设施,就是这段时间修建的。

  比如林州市的红旗渠,是60年2月开始动工,69年建成,或者太行渡槽73年建成,76年竣工,都是一有余力,争分夺秒修建的那种。

  至于主抓的基础工业,更是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打下了一个很扎实的基础。

  并且还影响到了后世,春风到来后,也是依靠着工业上的基础还有成熟的产业工人等等因素,才顺利的吃下了产业转移,成为了‘世界工厂’。

  要不然世界这么多国家,凭什么我们吃最大的蛋糕?当时有人口红利的国家可不少,所以他一直认为,这东西一直是连贯的,承前启后的那种。

  侯楚虽说沉默思考了许久,可思绪却明朗起来,对着满脸郁闷的邓波说道:“邓书记,您说的其实我知道,现在各家各户吃饭的嘴都不少,有这么多劳力,却不能有更多的产出,我看啊,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觉得邓家村,甚至整个赣南,如果要有改变,关键还是在生产力和技术上。”

  邓波和文五两人都有些疑惑:“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是的,一个人能伺候三亩地或者一个人能伺候六亩地,这生产力是完全不同的,要把人的效率利用起来,而不是在无用的环节做单一而重复,而且效率还低的工作。”

  侯楚顿了顿:“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可以说是正比例关系,比如能造出成熟的拖拉机,成熟的收割机,甚至成熟的农药、种子,这对生产力的提升可以说是巨大的,可以增产,减轻劳动强度,也可以减少对劳力的需求。

  最重要的还是能解放劳动力,市面上东西多了,就会有人消费,有消费了就会建厂,配套的工厂建起来,也能吸引就业,农村里没这么多吃饭的嘴,想饿肚子都难。”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