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救马
十里长亭,陈晋与苏瑾依依惜别。
不能再送了,再送下去,恐怕要走出中州府辖区了。
最后挥一挥手,道声“珍重”,开始离别。
苏瑾取琴,坐于亭内,拨弦奏乐,其乐缠绵,抒发着思念。
人未走远,思念已生。
听着那难舍难分的琴声,陈晋忽而高声吟唱起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苏瑾听得痴了:夫君此曲,当成绝唱……
呸,现在正离别的,说什么“绝”字?
在另一辆马车,苏孝成闻歌而起,当听到“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这一句时,竟忍不住潸然泪下。
写得太好了,当为传世名作。
苏氏有此婿,门楣生光矣。
……
从中州去京城,路途不算短的,加上入冬,天气寒冷,阴雨连绵,马车跑得不快。
在这季节,修士的体质优势尽显无遗。
比如陈晋,已然修行到了寒暑不侵的地步,穿一件棉袍即可,根本不怕冷。
相比之下,苏孝成就得在车上烧炭取暖,这才能睡得着。
此趟入京,苏氏颇为重视,给苏孝成准备了三辆马车的补给,还有十多名健壮侍卫,以及长随等。
浩浩荡荡,形成了一支队伍。
再加上苏孝成的身份,沿途只要到达城镇,皆可安然入住,还会受到地方官员的热烈欢迎。
如果急着赶路,陈晋与顾乐游大可不管对方,直接驱车北上,速度要快上一倍有余,但他们并不焦急,在路上多耽搁点时间也无所谓,反正都是修炼。
一路见识,可为经验,对于心性眼界颇有补益,其实是有助于修行的。
风霜雪月,人情世故,在光阴中流逝,不知不觉,十二月尽,快要到一月了。
“顾大侠,我们今晚在前面的飞洋渡镇过夜,明早过河,再走几天,便进入到京城地界了。”
苏氏长随苏阿武跑来说道。
这一路上,他们对于顾乐游的称呼,都是唤作“大侠”,可比“剑侠”那些好听,大气。
顾乐游听着,也十分受用。
本来对方还要替他赶马驾车的,不过顾乐游拒绝了。陈晋有太多的秘密,不愿张扬出去。
对于苏孝成的路程安排,陈晋两个自无意见,他们是第一次北上,可苏孝成却是走过好几趟的了,熟门熟路。
跟着他走,断然没错的,能省却许多麻烦之事。
飞洋渡镇,是一个中等的镇子,靠着天渡江,成为南下北往的枢纽之地,发展经营得颇为热闹。
镇上设有驿馆。
苏孝成表明身份,一行人就在驿馆住下。
这么多人,真正能住上房间的只得苏孝成和陈晋。他们一个是入京复职,一个是进京考试,在法令制度上享受相关优待。
陈晋不介意和顾乐游挤一个房间,打多个地铺罢了,不碍事。
其实席地而坐,打坐一晚,也是稀松等闲。
“顾大侠,我家老爷又有点咳了。”
苏阿武匆匆跑来说道。
在路上时,苏孝成感染风寒,病了一场,看过大夫吃过药,却好不利索。
最后还是顾乐游给他吃了颗精元丸,居然就好起来了。
精元丸与风寒,自然不算对症,不过此药服用过后,能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精神面貌。
这人的身子基础好了,一些病痛自然就痊愈了。
吃过一颗后,苏孝成就知道精元丸是难得的好药,总想多吃几颗。
但顾乐游说:“此丸药性甚重,不可多服。”
还有句潜台词没说出来,“苏二爷你都这把年纪了,还是悠着点吧……”
重振雄风是好事,可要是天天斗志昂扬的,也吃不消。万一有个好歹,那就麻烦。
现在又来讨药,说是咳嗽又犯了,计算时日,倒相隔了不短的日子,就再给他一颗吧。
把苏阿武打发走后,顾乐游道:“书生,驿馆的伙食太差,咱们到镇上转转,看有什么好吃的。”
“好。”
两人离开驿馆,信步而行。
华灯初上,稍显狭窄的街道人来人往,夜市繁华。
这些人中,看衣装打扮,大半是江湖人士,随身带着刀剑之类的武器;又有不少文人士子,应该也是来赶考的。
“咦,好香呀!高山羊庄,这家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