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细说红尘> 第461章 携天势以成炉,开天鼎而走丹(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61章 携天势以成炉,开天鼎而走丹(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此天劫之火落于九天,太过凶猛,则需要遏制!

  龙族和天神只能占到天下各道的一小部分,却也是最关键的一部分。

  此水火二者需要达到一个平衡,虽然很难很难,但并非不可能,而这个平衡点,和交融的那个一,便在易书元处。

  此水火之中皆含无穷星辰之力,也是一个共融的基础,寓归一之意。

  又有佛陀念诵经文,让这一片天地的气数都归于相对平稳。

  无穷之水与漫天之火最终接触

  “轰——”

  那一瞬间,一切色彩与声音都好似消失了。

  直到好一会之后,所有人的感官才渐渐恢复,能看到水火之势在最初的猛烈碰撞之后,环绕丹炉旋转

  那天河深处的半空,水火恍若回旋,最终归于一处。

  上方的天火消失了,下方的天河也渐渐平静,半空之中一尊丹炉悬浮,其上七彩光芒忽明忽暗。

  而一位仙人就在丹炉下方的天河水面上,仙人脚下仿佛有一个世界正在不断收缩,渐渐成了一幅正在收拢的画卷

  易书元狠狠松了口气,手持画卷轻轻一抖,一百零八道神光顿时被他抖了出来,化作一百零八位神人出现在了天河边。

  而在易书元的另一只手中则握着一把灰土,同时藏在袖中的手臂也近乎焦黑一片。

  与这种天帝万道共同合力而成炉的壮举相比,易书元自己的霜降之劫倒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只是举炉而起又取土而出的这一瞬间,差点被烧死。

  真是刺激!

  不过呢,曾经已齐金、水、木三行,如今又得这灰土,而丹炉自孕炉火,算是齐了五行了。

  当然,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这一刻,天河边的世界就像是静止了,所有视线都落向那丹炉和炉边的仙人。

  即便是天帝和龙君也不敢断定是不是一切变数都已经过去了,只是将视线投向易书元。

  也只有炼丹人才能把握仙丹成熟的时机。

  当然,对于天帝而言,或许这一尊道器丹炉成了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在此前的劫中死里逃生,此时也心若死灰,生不出争丹的念头。

  北侧半空中,太阴宫的宝船上,石生愣愣看着远方。

  “师父.”

  身旁的杜小琳和太阴宫门人也看着这一幕。

  天河边,刚刚也助了一臂之力的齐仲斌收回天罡锏,也是松了口气,看着远方的身影,心中默念师号。

  灰勉此刻的神躯也在天帝一侧的神人那边,脸上也露出笑容,就说先生肯定平安无恙的。

  那一百零八位神人则还有那么一点恍惚,不只是九年的经历,也因为刚刚他们在山河社稷图中也看到了那惊世骇俗的一幕,视线也同样落到了那丹炉和仙人处。

  顺天娘娘身边,一名女子也瞪大眼睛看着那个方向。

  “真的是易先生.”

  或许也是此时此刻,前来参加星罗法会的天地各道才第一次真正看清了那炼丹的仙道高人。

  而易书元也是第一次真正看清星罗法会的盛况,这环顾周围,也是吓了他一跳。

  刚刚是紧要关头没看清楚,现在一瞧,好家伙,人还真不少啊!

  手臂这会可不太好受,但也还没到易书元扛不住的程度,只是念头一动,变化之道一起,焦黑的手臂就立刻变得完好如初,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易书元手持折扇,从丹炉下方飞到丹炉旁,望着炉中依然不息的炉火,以平静的声音再次开口。

  “此炉能成即为本方天庭之道器,纳古来残炉,汇天地各道之气,容水火化阴阳而得一,是为混元玄真炉”

  易书元看向各方,话音继续道。

  “既是今日成丹,易某不才便也定此丹名为星罗丹,乃此玄真道炉第一炉丹,丹成九百九十九枚,皆为上品”

  很多人听到这话,心中都是差不多的感觉。

  一炉成就近千枚仙丹,好多啊!

  但是这是星罗会,也好少啊!

  这该怎么分?连个零头都不够啊!

  不过易书元根本没说怎么分的事情,只是淡淡补充一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