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秦国相> 第二百七十章 天下关系下的法家!!!(求订阅)(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七十章 天下关系下的法家!!!(求订阅)(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只不过商鞅的出现,有点超出时局了。”

  “除此之外。”

  “便只有一个韩非子。”

  “韩非子为荀子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荀子为儒家大家,只是因为为天下儒士嫌弃,才有了抛弃天人相关论的做法,但真正论下来,荀子依旧是敬畏天命的,也只是在儒家的天命观上做了引领革新。”

  “只是并未做的那么彻底。”

  “所以相较于称荀子为法家,我更愿意称其为法儒。”

  “这或许也是秦的宿命。”

  “秦因商鞅这一个越时代出现的‘儒法’强大起来,也因最接近法家存在的荀子高徒,最终得以一统天下。”嵇恒张了张嘴,并没有将心中想说的道出。

  ‘也因李斯这一‘法儒’而覆灭!’

  嵇恒摇摇头。

  他沉声道:“而这或许便已注定大秦只能走法这一条道路。”

  “而今天下旧风潮再起,各种野祀淫祭层出不穷,灾异说、天人感应甚嚣尘上,然这些注定跟秦要走的路背道而驰。”

  “所以这未尝不是又一场战争。”

  “只不过这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正面厮杀的战斗。”

  “然私下的刀光剑影丝毫不会少。”

  “甚至会更惨烈。”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大秦没有退路。”

  “更不能有任何妥协,任何的妥协,都是对大秦的背叛,一旦抛弃了法制,便等同于抛弃了过去一两百年的信仰,那也意味着大秦将会自溃。”

  “天下法士太少了!”

  “秦在秦昭襄王时经历了四贵,又在始皇初年,经历了吕不韦专政,原本的法制框架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何朝野争议这么大的原因。”

  “人心变了!”

  扶苏心神一凛。

  他已是完全明白了。

  大秦从一开始就走的是‘只重人事,而不关心天命’的道路,只不过商鞅在当时只算得上是‘离经叛道’,并未对此形成自己的思想,只是闷头走在了一条超越时代的道路,而大秦也就在这种刚刚萌发的思想下一步步变强。

  甚至于

  大秦上下都一知半解。

  只晓得要务实。

  想到这。

  扶苏也是百感交集。

  他恭敬的朝嵇恒行了一礼,慨然道:“扶苏明白了。”

  “大秦从一开始就走的法制。”

  “只不过大秦这条法制是误打误撞,全然不讲道理,就靠着历代先君宵衣旰食的努力,这才勉强从乱世杀出重围,然随着天下一统,大秦好似失去了一切动力,不知前路,也不知未来,所以大秦便开始试图从其他学派中寻找方向。”

  “非是大秦无力。”

  “而是大秦从一开始就超前了。”

  “眼下大秦要做的便是重新凝合思想,将法家的思想更进一步。”

  “首要的便是驳斥天人感应。”

  “而这同样是父皇跟先生这次要做的。”

  “扶苏受教。”

  嵇恒微微颔首。

  他之所以给扶苏讲这么多,便是因为扶苏为大秦储君,需要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想着还可以拖延,还可以在等等。

  秦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秦的拖延。

  就意味着倒退。

  倒退对大秦而言是一个危险的迹象。

  尤其是思想方向。

  思想对天下太重要了,一旦大秦重人事的思想,为其他思想所取代,尤其是天人感应思想取代,那对天下造成的动荡太大了。

  嵇恒缓缓道:“你能想明白就好。”

  “大秦其实从商鞅变法开始,就已经没有了退路,后退那就意味着崩坏,而秦昭襄王跟始皇早年,就已经出现过了退步,结果显而易见,大秦的很多法令都已失效,名存实亡,若是继续倒退,法之不法,那也注定会国之不国。”

  “不过这是始皇要做的。”

  “你真正需要上心的是另外一句话。”

  “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