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秦国相> 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三次大争!!!(求订阅)(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三次大争!!!(求订阅)(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是他强项。

  他过去本就笃信阴阳五行之说,当初制定典章时,就是他向始皇提议国运、国色、白帝、青帝这些东西的,而这些东西最终都为始皇采纳了。

  他也正因为此,得以晋升奉常之位。

  眼下话题重起。

  他又如何不感到振奋欣喜?

  只是这股兴奋刚刚涌上心头,瞬间就暗淡了下去,他已经被去职了,就算想参与进去,也根本没资格进入到皇宫之中,更别谈朝堂议事了。

  想到这。

  胡毋敬对扶苏的怨恨又深了不少。

  他懊恼道:“这次天象议事,分明是我胡毋敬大显身手之时,却因为得罪了扶苏,早早被弃置,我眼下竟只能望而却步,实在是恼火。”

  “朝堂的那些人,若论其他方面,我或许比不过,然就阴阳五行,我胡毋敬却是首屈一指,我固然不能去到朝堂,却是可以将相关看法告诉给其他人。”

  “这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借他人之口,传达自己的想法,若是能为陛下看重,或许还能借此重新官复原职,再不济,也能让陛下看到我胡毋敬之才。”

  一念至此。

  胡毋敬心神镇定不少。

  随即。

  他在脑海沉思了一下,决定将自己的主见,写信告诉给杜赫,一来杜赫跟自己有过往来,二来杜赫年事已高,之前因为官山海的事,为陛下有所不满,需要重新赢得陛下信任。

  冥思片刻。

  胡毋敬开始提笔。

  “天人之道,大矣!”

  “天心即民心,天意即民意。”

  “《尚书·洪范》曰: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胡毋敬写的十分起劲。

  自从被去职之后,他就过得很是憋屈,眼下终于能尽施其才,也是引经据典,将心中的所思所想尽数在竹简中挥墨。

  半晌。

  胡毋敬终于停笔。

  看着这篇洋洋洒洒的文章,胡毋敬眼中满是自得。

  他认为自己今日所著文章,丝毫不输于当初的《博学篇》,甚至意义更加非凡。

  他并未将这篇文章放到火中炙烤,而是任由其自然风干,自己则坐在一旁,满脸笑意的欣赏着,等到上面墨迹彻底干涸,他才念念不舍的将竹简合上,而后交给其子,让其传送给杜赫。

  一切妥当。

  胡毋敬却叹气一声。

  他依旧为自己的现状感到愤懑。

  他是何等才华,却郁郁不得志,还为扶苏陷害,以至报国无门,眼下分明当是自己大放异彩之时,自己却只能假以他人之手,心中属实郁闷不已。

  良久。

  胡毋敬才愤懑道:“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我胡毋敬或许正在遭受此等遭遇,一旦我的文章为陛下看到,自己未必不能重返朝堂。”

  “只是扶苏为储君,这却是一个隐患。”

  胡毋敬眉头一皱。

  他眼下越发觉得扶苏碍眼了。

  一念间。

  他心中想起了赵高的拉拢。

  不由得,胡毋敬目光发生了一些变化。

  就在胡毋敬对扶苏满怀怨念的时候,扶苏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咸阳。

  扶苏回咸阳的消息,不到半个时辰,就陆续闻于众朝臣之耳,听到扶苏归来,众朝臣心思不一。

  蒙府。

  蒙恬依旧没能回到北原大军。

  不过他并未受到始皇冷落,而是依旧备受器重,昨日始皇便召见了自己跟李斯,并对天降灾难一事做了表态,眼下众朝臣热议不断,他却是分外安宁。

  只是听到扶苏归来,蒙恬却不由眉头一皱,露出一抹忧虑。

  书房中。

  蒙毅看着自己兄长,好奇道:“兄长何以面露愁色?难道是担忧接下来的廷议?”

  蒙恬摇头:“我乃兵家之人,又岂会为神鬼困扰?”

  “我担忧的是殿下这时回来,他不该这时候回来的。”

  闻言。

  蒙毅却是一愣。

  蒙恬叹气道:“你有些太小看这次的廷议了,这次廷议看似是一场天象之争,实则是政见之争,而且多半会演变成王道跟霸道的争执,这些年陛下虽多次明令,大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然朝臣中不少过去是关东出身,还有不少官员深受吕氏春秋影响,这些人表明迎合陛下之法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