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科技无垠> 第1章 竟是2023年!(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章 竟是2023年!(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22年8月,《芯片和科学法案》正式签署生效.....12月,上微科技、寒武纪、长江存储被列入实体清单.....”

  “22年,问天、梦天实验舱先后升空,天宫空间站基本落成......可控核聚变首次实现正收益.....”

  “22年7月,人工智能(AI)公司DeepMind宣布,他们使用革命性的AI网络AlphaFold预测了来自大约100万个物种的2亿多个蛋白质的结构……”

  “22年初,一颗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心脏成功移植到一名57岁男子的体内……”

  .....

  科技进程中一个一个的事件,使得程旭陷入了久远的回忆。

  这个时代,还真是一个科技小爆发的前夕。

  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人工智能在其生命历程中迈出了非常坚实、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从玩具到工具的巨大跨越。

  在此之前,多数人对人工智能最直接的接触就是手机的智能助手,没事儿聊个天逗个闷儿,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等等,就是一个玩具。

  但,GPT3.0的发布,让这一切有了些微的变化——从这个版本开始,学生用它帮助自己做作业、整理论文,学者用它收集资料、统计数据,自媒体更是用它生成文章,替自己写文挣钱……

  集成了GPT3.5的ChatGPT更是让它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个时候的AI已经有了从玩具到工具进化的趋势,而GPT4.0的发布更是开启了AI辅助人类工作的一个全新的时期。

  任何一次生产工具的进步都意味着生产力的提升,对社会分工和社会关系都必定有着深远的影响,科技的发展隐隐有了提速的趋势。

  ……

  “嘿……”回忆了许久,程旭也是笑着摇了摇头。

  科技的发展虽然有了提速的趋势,看起来好像是一片蓬勃,但仅靠一个人工智能助理显然决定不了整个科技大的走向和新的趋势——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并没有什么新的理论体系出现。

  基础科学和基础物理更是没有任何的进展——哪怕是核聚变,都还是几百年前的科学家提出的理论。

  AI本身也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其迅速进步也更多的是依赖于硬件设施的更加强大、训练模型的更加复杂。

  投喂庞大的数据依然是主要手段,这一状况,直到2040年也没有本质的改变和突破。

  “原本应该快了,我的全新的类神经处理单元核心基础实验已经成功,顶多再有两三月就能有突破性的成果的!”

  想到这儿,程旭又想到了那四辆泥头车:“我的遭遇只能说是这几十年竞争的一个缩影。”

  确实,这几十年,科技发展很迅速,但伴随着发展的,是无序的竞争,无处不在的摩擦,甚至愈演愈烈,最终爆发热冲突。

  国内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电子科技的发展更是必须谨小慎微,半导体芯片,尤其是尖端芯片、智能芯片的发展更是首当其冲。

  没有进展也就算了,但凡哪个领域有一点点进展,立即就会受到全方位的打压与限制——这个时期,科技产业的发展真的是步履维艰。

  ……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前世我都能杀出一条路来,更何况如今?”

  有了一世的经验,而且还是成功的经验带着全新的芯片理论体系,对于改变这一现状,程旭当然信心十足:

  “一切那就从‘芯’开始!”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