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文武双全朱厚照>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怎么又有齐良的事情?(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怎么又有齐良的事情?(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为什么历代王朝都逃不过王朝周期律?

  还不是因为贫富差距和生产资料的占比不同。

  明朝的生产资料就是田地,谁占有的田地多了,谁就会更加有钱。

  明朝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已经不是朱元璋立国时那样,人少地多。

  就是因为小民经济生产力低下,受不起风险,只要有旱灾水灾,农民就得卖地活命。

  所以,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

  这倒也不是明朝一个朝代是这样,每个朝代都是,只要到了王朝末期,都是这个现象。

  朱厚照想到这里,就想着赋税改革的问题,他想起了一个在明朝改革赋税的人,他叫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

  这个时间他还没有出生。

  但是现在赋税改革,还不是时间。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前提,是整顿了多年的朝堂,推行了考成法,让明朝的各级官员办事效率提升。

  他做这些事情,做了十年,才有着推行一条鞭法那么顺利,那么迅速的能看见效果。

  否则,就是单纯的推行一条鞭法,恐怕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天下施行呢。

  现在朱厚照刚刚推行京察,两京的官员还没有整顿完毕呢,何谈天下官员?

  朱厚照点了点头,任重道远啊,他把自己的想法都记了下来。

  他有个专门的架子,用来摆放他写下来的各种本子,里面记载着各方面的改革。

  而且他制作了索引,小本上面还写着简要。

  不记下来不行啊,有些事情现在改不了,就只能搁置,虽然他现在记性好很多了,但是事情多了,他容易搞混,还是记下来方便一些。

  就在朱厚照侍弄架子的时候,谷大用过来了。

  “皇爷,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请见。”

  “让他进来吧。”

  “臣牟斌参见陛下。”

  “起来吧,你进宫有什么事情?”

  “回陛下,臣近日和监察院梳理了一下案件,发现齐良等人涉及到了刘氏一案。”

  “刘氏一案?”

  牟斌见陛下疑惑地看着他,他解释了一下:“陛下,就是刘大夏宗族的刘氏,臣之前抓回来的刘氏一族。”

  朱厚照感觉很是意外,怎么又有齐良的事情?

  他们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人,怎么牵扯到一起的呢?

  “你详细说给朕听听。”

  “是。”

  牟斌捋顺了一下思路,从头开始说起。

  经过牟斌的审讯,刘氏一族不是在获得海图的时候开始走私的,而是之前就在湖广已经涉及走私行业了。

  而且通过审讯得知,许多的宗室也参与走私,只不过有些是有着自己的私人线路,有一些是和刘氏合伙。

  主要是因为走私赚取的银钱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刘氏在那个时间里,虽然没有海外的海图,但是近海附近也是有着吕宋,暹罗等地的人来进行购买。

  当时贩卖的不只是丝绸瓷器等,还有铜钱。

  朝廷每年都在制钱,但是还是不够使用,就是因为大量的铜钱都被走私了出去。

  无他,海外缺少质量上好的铜钱,他们本国制造的铜钱远远不如明朝的铜钱,相比之下明朝的铜钱含铜量和样式都比他们好的太多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