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破纪录(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破纪录(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丛澜不知道于谨在电光火石之间还发了个誓, 不过,就算她知道了,八成也是感叹教练感性人设不倒。

  短节目前三有个小奖牌仪式, 丛澜跟KK和星野晴奈去领奖。

  又一次见到一块钱硬币大小的奖牌, 没这根带子还真不好找牌子。

  三人站在前面空地上, 一屋子里挤满了媒体。

  丛澜她们自己摘了奖牌给自己戴上, 全程自助, 很是方便。

  “拍张合照!”有工作人员在一边招呼着。

  KK懵逼地被丛澜和星野拉着看向镜头。

  星野跟KK熟一点,丛澜是嘴快,两人同时给KK翻译:“要合照了,看镜头。”

  两道声音交叠,丛澜跟星野对视,蓦地笑了出来。

  KK:“哦哦哦!”

  冬奥比赛间隙,她跟丛澜聊过天, 两人还互换了pin,关系本来就不错。

  姑娘们肩膀挨着肩膀, 齐齐地从前方一排镜头里看过去,动作很是一致。

  离得近的人还能听到站在最中间的丛澜小声地说着“看左边”、“看中间”等等的话,有点像是在指挥。

  有个这两年一直跟拍丛澜的摄影师看了眼照片,发现很难得地拍到了三个人一起看镜头的瞬间。

  与他有类似照片的人不少, 几分钟后有人手快先发了简单p好的图,冰迷们来收图的时候, 见到的就是各种角度的看镜头对视。

  【麻麻我恋爱了】

  【妹妹在看我诶】

  照片穿透了距离和时间,将一切阻隔抹平, 那三双凝视着镜头的眼睛,那三张满是笑意的脸庞,温暖得仿佛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

  小奖牌仪式与短节目前三记者会, 以及自由滑抽签,同时举办。

  一个场合前后干三件事,丛澜就喜欢这种高效率的安排。

  世锦赛跟冬奥一样,自由滑抽签是按照短节目的六人一组来分组抽的,丛澜第一,她先上,抽了一个24出来。

  “最后一个啊……”还挺巧。

  世锦赛拉的时间比较长,一天只比两场,还特别注意了不同项目有间隔地进行。

  女单的长短曲中间隔开了一日,下一次再比的话就是29日的下午五点了。

  同时,女单自由滑也是世锦赛的最后一场。

  24还是最后一个选手,不仅是丛澜的冬奥赛季结束,也是所有人的索契周期的最后一刻。

  于谨觉得这个数字很有纪念意义,喜爱丛澜的人们注意到这一点了以后,亦觉得如此。

  ·

  赛前的第一次OP里,丛澜练的是自由滑,不过那天状态不太好,不知道是否受到了换场地的影响。

  轮到自由滑这一天的上午,OP中43连跳就没成过,不是4T摔了就是落冰不好,没办法接后面的3T。

  4T和4S的成功率倒是还行,一半一半吧,算高的了。

  于谨将保温杯给她:“还要上吗?你这个连跳太不稳了,不建议。”

  丛澜皱了皱鼻子:“再试试。”

  杯子里装的是热水,她今天起床后有点感冒,声音闷闷的。

  虽然很想快点把高难度技术攻克了,但现实就是如此艰难,越想做好,反而越不能做好。

  一直到这场自由滑的合乐训练结束,丛澜的43都没有成。

  消息传出后,大家都比较担心她。

  【是状态不对吗?】

  【那下午还要上4T3T吗?其实不上也可以的】

  【能看到一个四周就很好了,妹妹不要这么为难自己】

  丛澜稳赢,如果她上了双3A的话。

  现场只有星野、V仙、娜塔莉具备与她分庭抗礼的水准,其他人都没有3A,而与前三者相比,丛澜的3A是最稳的,的成功率也是最高的。

  再者,短节目的分数也给出了一个风向:裁判们不再往死里压分了。

  也许像是粉丝们所想的那样,实际上还是有压分的,一个冬奥金牌得主,却只比铜牌高出0.21分,这P有点问题。

  往年的话,女单这边欧美选手得到前三的人数最多,哪怕是一个铜牌,在随后的世锦赛上分数也是一骑绝尘,第一二名之间能拉开至少两三分的差距。

  更别说一枚金牌了。

  不过,起码丛澜现在的P分能算一个正常,这代表她自由滑的分数不会低,前提是她发挥良好。

  “还是想上。”丛澜嘟囔着,把冰鞋脱了以后甩在地上,踩着地板去掏行李箱内的运动鞋。

  于谨挠头:“想上就上吧!”

  摔了也没关系,失误空间还是有的。

  没冬奥那么紧张。

  也不是任由丛澜随性,于谨计算过,丛澜夺冠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可以让她造作一回。

  但教练这么大度,选手本身却又犹豫了。

  丛澜想了想:“算了,还是再看吧。”

  有时候需要一腔孤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拼那么一个万一。

  有时候还不需要如此。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