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这差事办得还算不错。
朱载壡就站在门口,整个身子堵在门口,没有进去,双眼直视着那座洁白的石碑。
之前那棚子办得…实在是让朱载壡脸黑,不过这次办得很是合他意。
自己看过高拱之前呈上来的堂稿,这石碑能到塔里,实在是经历了不小的波折。
但是最终呈现出来的成品,还是很不错的。
整个碑中间是碑身,虽说离得远,还看不太清碑上的字,但是那股子雄浑的气息还是让朱载壡很是满意。
雄浑的原因是因为整个厚宽高比例的问题,其碑身的厚为宽之半,宽为高之半,因此沉稳厚实之感得以呈现而出。
不过这一效果的呈现背后是大量的人力劳作付出。
“不错,不错,高拱啊,你。”
朱载壡扭头看向从人群当中挤出来的高拱,脸上带着笑意,流露出很是满意的神色。
高拱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段时间的辛苦。
自己身上本就担着考成法的推广,整个南京官场的大小官吏自己都还在摸索当中,同时对于户部,工部,兵部的算法考核,也是他在盯着,就连南京国子监的事也是他在负责。
而这些都是固定下来的差事,临时来自于太子的差遣更多了。
先是整个大阅的整修,包括那些个大棚的搭建,紫光阁的修缮,都是由高拱全权负责的。
塔读@app,^免费网站
所以当他临时从徐渭手中接到这个差事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崩溃的,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差事多了自己也会烦。
与此同时他对于这些石碑的差事,也感觉有些咂舌,因为这时间太紧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完成石碑的难度可不小。
但是最终高拱还是努力去完成了这件差事。
他采用的是来自于牛首山的大理岩石,这牛首山距离大报恩寺近,算是减小了不少的难度。
但是高拱面临的其他麻烦还是不少。
单单找石头就是一个大麻烦,本就时间紧,但是要求却是一点也没有降下来。
色泽要均匀,整块作碑身的石头,不能有碎纹路,甚至就连内里的石绺也要少之又少,因为是要白色的
这些要求,朱载壡是下了严令,毕竟关乎到战死将士的纪念碑,这点不能有马虎,高拱为此也是立下军令状的。
但是军令状是立下了,不过完成他还是个大难题。
请来各路老石工,多次在各个山场当中寻找,好容易找到石料毛坯之后,还需要用蚂蚁啃的方式,一点点挖,这缓慢的进度对于高拱这个监工来说实在是一种折磨。
原文来自于塔&读&
因此他将整个碑分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同时进行,等都好了,再一并运到塔内进行组建。
在前五天的时候,碑心石毛坯被整体剥离了下去,不过为了将其运下山又是费了一番工夫。
百人拉,百人推,用着数十根绳索,单纯用人力缓缓将其下滑到山下。
等到了山下之后,又要将这毛坯四面做平,这一步又花了不少时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