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最狠暴君> 第一百三十章 国库捞金(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三十章 国库捞金(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真的是一个难得一见的作品,

  十分的亮眼,看上去就十分地高贵典雅,一看就是价值不菲!

  唐钦宸走了两步再次发现了一个青花云龙纹扁瓶,

  真的是太漂亮了,

  扁瓶用的是“苏麻离青”料。这种进口青料的特点是发色浓重,因其属于低锰高铁类钴料,烧造时会自然形成铁质黑斑,俗称“铁锈斑”。铁锈斑原为瑕疵,但今人认为这样的缺陷也是一种美,且与青花相映成趣。

  唐钦宸拿在手中爱不释手,没有任何迟疑,再次收近了四方石之中,

  唐钦宸也没有想到,国库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珍贵的藏品,看来是来对了地方!

  于是,他再次发现了一个十分漂亮的瓷器,

  五彩鸳鸯莲纹瓶!

  瓶口似蒜头,镶铜口,束颈,长腹,圈足,细砂底。通体施五彩。口部绘倒垂蕉叶纹一周。颈部饰洞石花卉、草虫,下饰灵芝纹一周。腹部绘莲池、荷花、竹雀、松鹤、鸳鸯、蛙等。瓶近底处饰一周莲瓣纹。足外墙为一周朵梅纹饰。

  这个瓷器简直是一个精致的漂亮,只要是人的审美,一定都会觉得好看!

  唐钦宸也不例外,看上去第一眼就深深爱上了,

  就在旁边的地方,唐钦宸还发现了一个新的瓷器,

  郎窑红釉瓶!

  宣德年间的“祭红”比永乐时的红釉更在成色上胜一筹。宣德以后,红釉则很少烧制,康熙以后,经过多年努力才得以重新烧制成功。这般光洁、澄亮,极有感染力的色彩,谁人不叫绝。红的如此纯粹,不带半点杂色。器釉下淅淅沥沥的迸裂细小碎片,以及烧造时釉色转换形成的纤弱的牛毛纹,都给了器物一种如在风中颤栗的虚弱无力感,似乎生命的叶片已经碎了,而红红的釉色,有如伤痛处沁出的血红。景德镇有句话说“若要穷,烧郎红”,因为“郎窑红”的烧制实在太困难了。兴许几番烧杂诩无从烧成一件,靠它挣钱养家是不能指望了。红釉是用氧化铜为着色剂的。从宋代开始烧造,但其时“钧红”的釉色远不如永乐时的纯正。明代永乐时景德镇的制器匠,已经精熟地掌握了红釉的呈色技术,烧造出来的瓷器的釉色纯正、均匀。

  唐钦宸十分地激动,情绪中夹带着充分饱满的热情,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