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了缩脖子,袁术站起身来,结巴道:“术……术这便去查看南皮县田地!”
言罢,袁术忙不迭地跑了。
期间,袁术大约太过紧张,还趔趄一下,差点栽倒了!
真是没眼看了。
回过神来,刘辩对石越道:“石先生,登记一事,就辛苦你了。”
石越朝刘辩拱手,温声道:“此是清长分内之事。”
眼眸弯弯,刘辩刚想夸石越几句,就听肚皮不适时宜地咕噜噜响起——
好罢,从早上到现在,他还没吃早饭呢?
“殿下,请去用膳。”何先不失时机地提醒。
刘辩尴尬地向石越道别,转身吃饭去了……
时间匆匆,从上午到午后,刘备一行人经过大半天赶路,总算抵达到了东光县。
命令众佃农们原地待命,刘备带上关羽和张飞,前往窑场一带,拜见曹操。
彼时,曹操正在催促众陶瓷工们加紧制作青砖:陶瓷啥的暂且放一放,如今青砖南皮县大量需求,远比陶瓷要受欢迎得多。
甫一听见刘备拜访,曹操便从窑场走出,用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去见刘备,直把刘备看得一愣一愣。刘备拱手道:
“曹主簿,你这是……?”
“窑场灰土太厚,稍不留神就沾了一身灰,倒让刘舍人见笑了。”曹操笑了一笑,边是拍去身上的灰尘,边是问,“敢问刘舍人到访,有何要事吗?”
刘备道:“奉殿下口谕!备将浮阳县的佃农们都带来东光县,并让东光县令安顿这群佃农们!佃农们大约有四、五万人——”
“明白了。”曹操拱了拱手,“刘舍人且去带路?”
刘备也不废话,当即便领曹操来到佃农们的面前。
站至高地,曹操环顾一众佃农们,用力地吼道:“某乃东光县令!渤海太守麾下的主簿功曹!!奉太守之命,给尔等房屋居住!诸位且随我来!我们先来登记!!”
说罢,曹操又领一众佃农们,外加刘关张,和两千步兵们,去往东光县令府。
说是县令府,刘备却见县令府甚是寒酸,就是一间规模不大的小府邸。
但却足够让曹、刘、关和张替众佃农们登记了。
满头黑线地,刘备坐在案几前,效仿袁术或者石越,和曹操、关羽和张飞,一起再给佃农们登记……四人效率颇高,不到片刻,就完成几百人的登记。
但这还不够。
便见曹操起身道:“刘舍人,关曹掾,张捕掾,你们且先登记着,我给登记后的佃农们安排住房去。”
百忙之中,刘备说:“要住大房子。”
脚下顿了一顿,曹操道:“明白。”
然后,曹操就按刘备的标准,真给每名登记了的佃农们送大房子……直把佃农们欢喜得不知该说甚么才好——这肯定是做梦罢?这肯定是做梦罢?这肯定是做梦罢?!
这也太不真实了!
总之,佃农们个个无比满意,忙不迭地闲逛起了新家。
至于吃饭的问题……
曹操面不改色,又带众佃农们前往“露天食堂”——照葫芦画瓢,曹操效仿南皮县,也招募一批厨师们,弄了大锅饭,并告诉众人,目前东光县亦是大伙儿坐一块吃饭!
再来,曹操并没放任这批佃农们离开,而是要求对方也要有模有样地给下一批登记好了的同伴们找空的房屋,和介绍吃饭的地方。
而且,待到第三批佃农们被登记好后,再由前两批的佃农们再去帮助后来者们,如何找空房住下,和如何吃饭。
一来二去,二来一去,明明刘备、关羽和张飞勤勤恳恳,忙得昏天黑地,直不起腰来,而曹操却能轻轻松松,只跑了几趟,就彻底地“清闲”下来——
刘关张三人不会知道,曹操甚至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及至天亮,通宵登记一夜的刘关张三人已经累得眼皮在打架了,而曹操却精力充沛,还有心情跑来询问:
“三位,可都登记好了?”
刘备:“……”
关羽:“……”
张飞:“……”
头、头一次,刘关张三人不想理人。
曹操却笑眯眯地,拍了一拍刘备的肩膀,高兴道:“你们何时回南皮城?——东光县又烧出不少青砖,你们也顺便带回去罢?”
——快看!双方的才能,亦是鲜明的不小差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