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十六章 “熏蒸”(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十六章 “熏蒸”(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在纳什所举的例子中,当一个最美的女孩和她的朋友们走进俱乐部里,最理性的决策是所有人都不去邀请最美的,而是去邀请她的朋友们,如此一来每个人就都能有一个美妙的夜晚了。

  然而当芙蓉出现在霍格沃茨时,所有男生都为她失去了理智,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优秀,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乱世时美貌并不是什么好事,有一个名叫摩利亚的地方,它的名字取自桑叶,那里就是很多年前孕育过斯巴达的伯罗奔尼撒。

  后来这个地方在东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引进了桑树和养蚕,1826年,阿里帕夏的儿子易卜拉欣带着埃及军队来到了摩里亚,这是奥斯曼苏丹请求的,因为当时希腊发生动乱,需要镇压,苏丹想到了当时帝国最强大的总督。

  经过多年的训练和改革,埃及军队已经今非昔比了,易卜拉欣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但是这时欧洲的舰队围住了埃及海军,将他们与陆上部队隔离开。

  自从拿破仑的海军被打败后,希腊几乎成了英国的内湖,这支联合舰队还包括法国和奥地利人。在1827年的一天,不知道是谁在纳瓦里诺海湾开火,将埃及舰队完全摧毁了,阿里帕夏被迫安排欧洲的船只将军队撤离,条件是完全撤离这一地区。

  自叶卡捷琳娜女王之后,俄国外交中一直有个恒定目标,便是俄国舰队需要通往不冻港的通道,在地中海获得立足之地。

  1828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开始袭击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毫无还手之力,只好割让黑海东岸换取和平。

  俄国人与奥斯曼人是老对手了,但是1833年时却是俄国人救了奥斯曼人,当时埃及军队距离伊斯坦布尔只有1天的路程。

  率军的还是易卜拉欣,他16岁那年被当作人质扣在伊斯坦布尔,倘若阿里帕夏没有按照承诺的贡赋上交国库,他就会有性命之忧。

  不过当时奥斯曼人首先向英国求援,只是从1830年开始英国就在进行议会改革,作为外交大臣的帕麦斯顿无暇顾及他们的求援。

  在首相都被埃及俘虏之后,奥斯曼人与沙俄签订了《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这个条约中有一条“秘密条款”,战争期间达达尼尔海峡只向俄国舰队开放。

  这个秘密没有守多久就被英国人知道了,帕麦斯麦被激怒了。

  埃及还一度攻占过叙利亚,并且尝试向那里倾销埃及的商品,开发叙利亚的资源为埃及所用。虽然埃及的海军在1827年被摧毁了,阿里帕夏还是想办法又训练了一支舰队,不过这支舰队无法阻止英国海军在亚历山大港举行阅兵仪式。

  1838年与土耳其签订的“商务协议”也是以埃及必须接受为前提才签署的,等1840年土埃战争结束后,在埃及接受并实行1838年商务条约的同时,埃及还必须接受裁军,埃及也从此由帝国中心变成了行省。

  虽然美国内战爆发后,地中海供应的棉花翻了四倍,却依旧远远不够,即便在战后30年,印度的棉花出口依旧翻了62倍,苏伊士运河这时显得格外重要了。

  锅里煮着一只鸡,她打算等会加点咖喱进去,晚上就吃咖喱饭。

  食物能带来的幸福感不知为什么被冲淡了,在缺乏灵感和创造力的情况下,做这道菜至少能保证其美味,因为咖喱粉是她心情好的时候调配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