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战国演绎> 第三百零九章 不速之客(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零九章 不速之客(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在下的舌头虽然略大些,却能说出您的病源。

  指明发病的过程,然后告诉您治病的办法。

  我治愈您的病,救了您一命,不用我夺,您自己就会以相印谢我。”

  范雎听了,心头怒火腾地升起,当时就要唤人把他赶出去。

  但一瞅他眯着眼的笑容,心中突地一惊:

  “且慢,他敢如此大言不惭地挑明我有心病,知道犯忌,却仍然不卑不亢,从容不迫。

  就算是个骗子,也非一般凡夫俗人,不该小瞧他。

  嗯,我的确是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

  想到这里,范雎态度忽变,站起身来招呼侍从:

  “快给蔡先生看座!”

  然后非常客气地一拱手:

  “先生既要给范某治病,就请您施术针砭吧。”

  蔡泽落座后,也一反刚才那种玩世不恭的油腔滑调,认真地说:

  “范相当然懂得春、夏、秋、冬四时之序,成功者退,将来者进。

  您的病源在‘进、退’之间由困惑所至,在下给您开的药方是‘退’。”

  范雎轻轻一摇头:

  “六国事未毕,现在退,还早点儿吧?”

  蔡泽叹口气:

  “月满则亏,所以不可追求十全十美。

  谁都希望既得志于天下,又可安乐长寿终其天年;

  爵位财产传诸子孙,世代延续,与天地始终。

  然而楚有吴起,秦有商君,越有文种,吴有子胥。

  竭其才智,功震天下,而身不得其死,心愿不遂,抱恨九泉。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何必待覆巢之后,方悔之晚矣?”

  范雎暗想:

  “言词果然犀利,但终究还没脱出以‘利害’逼挟的俗套。

  你若承认功臣们的下场多是悲剧,他接下来就是‘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这些陈词滥调。

  然后劝说你急流勇退。

  我偏要反着说,看他还能变出什么新花样?”

  于是微微一笑:

  “先生只看表面未及其里。

  吴起事悼王,废贵戚以养战士,南服吴越,北却三晋,使楚数世称霸;

  子胥复阖闾之王位,破楚灭越,名冠后世;

  文种十策未尽用便足以转弱为强,并吞劲吴、为勾践雪会稽之耻;

  商君佐孝公,强公抑私,定法治国,为秦之强盛,奠万世之基。

  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确是都没得到好结果。

  但大丈夫杀身成仁、视死如归,功在当时,名垂后世,死且不朽也矣,还有什么遗憾?”

  蔡泽心中暗笑:

  “别看老头子嘴上挺硬,心里可是发虚了。”

  便进一步剖析道:

  “固然,大丈夫立于世间‘功在当时、名垂后世’方不虚此一生。

  但这几位是自愿以惨死来成后世之名的吗?

  不是!

  依在下看,他们的死都是可悲之不幸,而造成这些不幸的原因,就是不善于审时度世。

  如果商鞅听赵良之劝,文种随范蠡而去,又何至受五牛分尸之苦,捧‘属镂’而长叹呢?

  所以大丈夫处世,以身名俱全为上,名传身死为中,身败名裂为下。

  您是聪明人,认为应该选哪一种呢?”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