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这倒是。”
李云龙怔了一下:“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打?自华北以来,有多少师长军长甚至是上将投降?楚兄到现在还看不清楚局势吗?”
“他光头早就注定了败局。”
楚云飞沉默片刻,然后朗声大笑:“就是因为这些草包,所以我才不会投降。”
李云龙看向了海边。
“从晋西北,到台海中,国民节节败退,我军有百姓的支持,你们从来都毫无胜算。”
楚云飞爽朗一笑:“云龙兄。”
这一次不是李兄,而是云龙兄,李云龙的耳朵支棱了起来生怕听错。
楚云飞:“三民主义没有错,就算总座有错,就算那些草包有错,错不在主义。”
“如果没有一两条性命为主义流血,那我等军人,有什么颜面到下面去见国父呢?”
李云龙:“云飞兄,从北伐后起,到现在,有多少人因为这两个字而牺牲,时至今日还有这个必要吗?”
楚云飞大笑:“云龙兄,我时常说一句话,就算是几万头猪让你们去抓,也不至于那么快被抓光。”
“兵败如山倒,但总要有人殿后。”
说着楚云飞端起了酒杯:“云龙兄,今日一别,不要留情。”
李云龙端起酒杯:“云飞兄……”
楚云飞看向李云龙,眼神很深邃,表情很严肃:“云龙兄,各为其主,若是让你承认自己的信仰是错的,你承认吗!?”
李云龙:“我们本就是对的……”
李云龙还想劝下去,但是现在已经清楚明了。
楚云飞,也是属驴的,本来就不可能劝得动。
他说的也没错,或许国民这支军队高层都是草包,上锋也都是烂泥,但不代表三民错了。
新华国建立之时,国父的画像依旧在燕京的广场上陈列着。
楚云飞,是准备殉道了。
楚云飞望着海滩:“我听人说这里是福宝湿地,是块福地,也是快宝地。”
“军人就应该马革裹尸,能给自己选这么个好地方,已经很不错了。”
说完将手中酒倒在地上,祭奠自己军人生涯以来,阵亡的上锋,属下,同僚。
李云龙起身,端起酒壶,给楚云飞满上了一杯酒。
两人喝完一杯酒,各自走转身离去。
回到指挥部,李云龙展开地图,看了看。
台海中在彰化的北面。
而彰化南面是我军登陆的地方,现在已经是我军攻岛大本营了。
彰化东面,大批部队驻扎。
而西面,就是大海。
楚云飞的部队,根本没有任何一条路可以逃出生天。
至于所谓的炮兵阵地,时至今日,哪还有多少炮弹?
李云龙很快就制定了战术计划。
这一场仗,难就难在,对方占据了洼地部署炮兵阵地,而己方的炮兵没法摆出来对轰了。
如果要快,那就是海上战舰直接轰击炮兵阵地。
但是现在,我军仅有的那些不大的船,都去了台海北面。
李云龙的战术是从洼地边缘进行切割,将楚云飞的几个炮兵阵地分割开来。
然后以步兵突进的形式,进行占领。
以工兵开路,步兵突进,少量的机动部队收尾。
而战争一开始,就出乎李云龙的意料。
先头部队,上去直接就遭遇了楚云飞的军部。
仅仅是第一波进攻,绕开了一个炮兵阵地,就直接遭遇了楚云飞的指挥部。
在战争打响后,前线指挥员都没反应过来,楚云飞已经成了尸体。
随着楚云飞的战死,所部炮兵,以及其他部队,全部发起了投降。
李云龙回到指挥部,还没来得及开始指挥,就发现战斗已经结束了。
等楚云飞的参谋被送过来,李云龙抓着他询问。
才知道,楚云飞早就计划好了以死殉主义,但是又说,这一场战争跟抗战不同。
抗战是敌寇,不打就要亡国。
而现在到了最后时刻,就像李云龙说的,大势已去,抵抗已经没有了意义,不过是送下属去死而已。
原版中,楚云飞说过:“军人要有骨气。”
而在这时候,楚云飞说:“军人,要有人性,必死之局,不该发生的战争,还送下属去死,恐怕连人都不算,又算得什么军人?”
楚云飞下了命令,当指挥部被摧毁后,其他人就像李云龙投降。
而楚云飞带着五个高级军官和一名卫兵最后守在指挥部,就此结局。
得知真相,李云龙命令手下士兵收敛尸体,准备把楚云飞的骨灰送回他的家乡。
“仗打完了,该回家了。”
第三十一集结束。
第三十二集,已经是五三年了,军校建立。
陈锋饰演的常乃超,明明是被李云龙活捉的手下败将,却成了教官。
李云龙也没有如原版那样和两个兄弟闹事。
而是时常想,如果楚云飞投降了,也许能做个大教官,现在大家还可以喝一杯。
有发牢骚,没有闹事。
有铁三角重聚后的感叹,有‘学个屁’,但没有不穿新军服抗命。
三个人各自做了一个报告。
丁伟敏锐的讲出了未来和北边老大哥闹翻的可能性这个战略级问题。
孔捷为代表的讲了战术问题。
而李云龙,登台演讲了亮剑精神。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狭路相逢勇者胜。”
“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在掌声和大阅兵的照片中,《亮剑》完结。
观众看完怅然若失。
一部好剧,就这样完结了。
真的很遗憾啊,好想看更多李云龙的故事。
而对于韩舟来说,这个版本,自己很喜欢。
本来,李云龙是个小气的人吗?是个贪功的人吗?不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