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捡宝1980> 第二百四十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四十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什么……

  李弘或者李晔……

  他们俩,一个是太子死后被追赠的孝敬皇帝,以帝王之礼仪修建帝陵,葬于恭陵。

  另外一个,则是唐朝最后一位的昭宗皇帝,葬于和陵。

  如果林雷能够听到谭德江和文峰的对话,肯定就会更加坚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前世的后来,这个盗墓团伙被抓之后,国博馆里面曝光出来的只有文峰这么一个工作人员,但是工作证上的公章,绝对不是文峰所能够搞定的。

  而从谭德江和文峰对话的情况来看,这次所要下的大墓的情况,就连文峰都是不清楚的,所以一切肯定就是如同林雷所才想的一样,国博馆里一定还藏着真正的大鱼。

  文峰的惊骇中,另外一边的林雷,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什么对一座唐朝时期的大墓,进行考古的研究发掘保护,完全就是放屁。

  这群丧尽天良的盗墓贼,就是去盗墓搞破坏的。

  因洛水之阳而得名的洛城,乃是九州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

  鼎鼎大名的唐朝,就曾经在这里定都。

  早在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时,就曾设洛城为东都。而到了公元904年,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城。

  不过在这之前,早在洛城还是陪都的时候,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恭陵就兴建在这里,俗称“太子冢”。

  唐朝时期的大墓,那必须是有足够级别的,起码也要是权臣的陵墓,甚至可能还是皇室的陵墓。

  但是洛城这边,在昭宗迁都之前,是没有真正的权臣葬在这里的,而在昭宗迁都之后呢,又是唐朝的灭亡开始。

  所以如果说洛城有什么唐朝的大墓,恐怕就只剩下太子李弘的恭陵,和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唐昭宗李晔的和陵。

  他们要下的,究竟是是唐昭宗李晔的和陵?

  还是太子李弘的恭陵?

  林雷认真的思索中,脸色从未有过的凝重。

  唐高宗第五子,太子李弘孝顺仁德、体恤民情、修正不合理的律法,并组织编纂《瑶山玉彩》,深得唐高宗宠爱,可惜随行洛阳之时,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

  高宗悲痛不已,在李弘死后,追赠孝敬皇帝,以天子之礼葬于恭陵。修建恭陵的时候,是唐朝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所以恭陵的规格、其规模程度的庞大可想而知,丝毫不输于其他帝陵,之后哀皇后也被陪葬于此。这是我国唐代陵墓群众,保存最好的一座,也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唐代帝陵。

  而唐昭宗虽然在迁都洛城后没多久后,就被朱温杀死,取而代之。

  但不管怎么说也挂着皇帝的头衔,所以死后还是被朱温以名义上的皇帝之礼仪厚葬和陵。虽然比起唐朝历史上之前的那些皇帝、乃至是死后被追赠为孝敬皇帝的李弘,都相差甚远,甚至是连一些皇亲国戚、权臣宦官都不如,但即便如此,规格也还是相当高的,陪葬品的丰厚程度依旧远超无数古墓。

  朱温本来是想通过厚葬唐昭宗李晔,来让唐朝的各地节度使,接受自己的拆迁,拥立自己为新帝。可没想到昭宗李晔的死,反倒是引爆各地节度使的导火索,最终的结果是各地节度使纷纷起兵,建立的后梁王朝,只是维持了二十一年的时间,在儿子朱友珪即位九年后就崩塌覆灭。

  前世的后来,太子李弘的恭陵,确实发生了遭到洗劫的事情,但那是在九八年,而不是现在的八零年。

  当时太子李弘唐恭陵被盗的事情,掀起了巨大的轰动,制造了震惊内外的“”恭陵文物被盗大案。

  98年2月15日上午,恭陵墓地业余保护员在巡查时,发现哀皇后墓南侧与白灰痕迹,察觉出异常,然后沿此线向下搜寻,结果发现了哀皇后墓前深深的洞口。此时的哀皇后墓几乎已经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一些残存的陶俑和唐三彩的碎片。

  随着案件的侦破,震惊内外的“”大案的真相,也水落石出。

  按照这个团伙被捕后的供述,他们洗窃哀皇后陪葬陵墓,第一次的时间是在1月21日夜,但因为皇家墓葬恭称质量优良,计划受阻,无功而返。后反复商议,决定用爆破技术,炸开陵墓后,又与1月30日夜准备充足前往,炸开爱皇后陵,将墓室内六十余件国宝洗劫一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