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玄德> 第859章 同行二十一年(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59章 同行二十一年(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第859章同行二十一年

  郑玄愣愣地看着刘备的脸,眼睛动了动,露出了一丝笑容,便也举起了自己的茶杯,和刘备的茶杯碰了一下。

  “天子敬茶,不好喝啊,陛下的意思,分明是叫我这老朽继续在学部尚书的位置上干下去啊。”

  “之前便有传闻,说您打算在第一次科举考试结束之后就上表乞骸骨,是真的吗?”

  “真的。”

  郑玄点了点头道:“五年前,我便是强撑着做这个学部尚书,五年来,做了一些事情,但也心力交瘁,终究是老了,身子骨和精神都远不如以往,想着多撑一些时候,想要把一些事情给做完,但终究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了。”

  “您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了。”

  刘备默默地喝了口茶,放下了茶杯:“作为学部尚书,您真的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了,您的一生,对于大汉国来说,都是卓有成就的,这一点,天下人都会认可。”

  这句话刘备一点也没有夸大。

  就任学部尚书之后,郑玄就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校的建设工作当中,竭尽全力推动学部辖下的官学体系。

  不仅如此,他很欣赏集体农庄的存在,并且研究了集体农庄内部的扫盲工作,认为这个工作做得很好,应该进一步扩大化。

  只是可惜,这样的人太少了,而且他的年岁也的确是太大了,精力严重不济了。

  现在的州学里管饭的传统就不错。

  像子干那样,度田结束之后,就离开了,现在逍遥自在的在家乡养老,纵情山水,含饴弄孙,多快活?前不久还给老臣写信,说要老臣赶快辞官不做了,到涿郡去找他团聚。

  郑玄愣了愣。

  进而当他们成长的时候,需要进一步读书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无缝衔接,不需要在郡学里面再去学读写了,可以直接学习教科书的知识了。

  甚至于这些人不想开民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阎部堂方才所说的,担心没有人生产粮食,顺便还要担心有太多的人来争抢官职之类的,总之就是不想失去现在的地位,对吧?”

  他第一个向刘备提出若要开启民智,只有太学和十几所州学是不够的,若要教导更多的学子,至少要把官办学府推到郡一级,每个郡都要至少有一所官办学府,让更多学子得以就近入学。

  最后在表奏之中,郑玄提出了自己的未来规划。

  少倾,郑玄扶起刘备,笑呵呵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认了字,读了书,有了见识还会愿意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吗?

  而时至今日,刘备也没有觉得郑玄做错了,他对郑玄的评价越来越高,觉得郑玄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

  “从开荒到排水到翻土到育苗,再到日常的耕种、浇水、除虫,每一个环节都大有文章可做,让一块土地生长出可以吃进肚子里的粮食,这里头需要的学识,没有两三年,是根本学不完的。

  阎温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广泛的共鸣,很多官员都支持阎温的说法,认为他讲的很对。

  “这是议事,不是论罪,没必要说的那么严重,郑部堂,你也不要把话说的那么严重。”

  刘备整顿衣冠,跪坐于郑玄身前,伏身下拜。

  郑玄自己似乎也是这样认为的。

  刘备受之,扶起郑玄。

  而是学生之拜。

  但是随着未来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幼童越来越多,不出二三十年,每个县都要有一所官办学府才能勉强跟得上新生人口的办学需求。

  另外郑玄还认为其实把学府延伸到郡一级都有点不够。

  但他们当时就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郑玄在那边大开嘲讽,把某些人阴暗的见不得人的小心思全都揪了出来。

  有官员说大搞办学,还要给学子提供餐食,那消耗实在是太大了,朝廷财政是补贴不起的。

  一来,大汉的人口会不断增多,一些人离开,一些人填补上来,未必就会影响到农业生产,这一点,可以让农部做跟踪调查,二来,到底是什么人就如此傲慢地认为,农业生产不需要学识?”

  少倾,他反应过来,看着刘备的眼神变得柔软起来。

  “且不说耕田种地也是一门深厚的学问,光是掌握那些伺候庄稼的学问就能让我这老朽耗尽心血,怎么,现在还想重走五经十四家法那一套?只是现在不是十四家法了,改成十四州学了,是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